4月7日,中国-新西兰自由贸易升级协定生效,为新冠肺炎疫情下的中新经贸关系复苏发展创造了新的保障。按照新方统计,两国间的双边贸易额从自贸协定生效以来已经增加了3倍,从90亿美元增加至320亿美元。作为新西兰的原住民,毛利人有着独特的文化和语言,毛利战舞名扬天下。毛利人在新西兰的经济社会中有着重要的地位,也是新西兰对外商签各类经贸协定时的重点关注利益群体。新西兰希望通过中新自贸协定的升级,为毛利群体提供更大的发展利益。
毛利经济的规模约为500亿美元,占新西兰全国GDP的约20%。基于要素资源和经济体参与方相互协调等因素的基础条件,新西兰的毛利经济主要集中于四个部门:农林渔业、旅游、房地产与基础设施、技术创新。中国在升级协定中承诺从新西兰进口的12个税目木材和纸制品在10年内逐步取消关税,涉及木纤维板、餐巾纸、书写纸、胶粘纸、纸板和纸质标签等,从事林业、渔业、食品和饮料行业的毛利企业能够从中新协定新的关税承诺中获得更多的发展利益。除了更低的关税,中新自贸协定中贸易便利化措施纳入了新的原产地自我声明承诺,有望显著降低企业享受优惠关税所需的证明程序的时间成本,而关于简化海鲜等易腐货物的清关流程则会促进相关贸易的发展。
在新西兰,毛利人拥有50%的捕鱼配额和约30%的人工林,控制着约30%的羊肉产量、10%的牛奶产量、10%的猕猴桃和30%的牛肉产量。这些商品在中新贸易中不仅占比不小,而且具有典型的新西兰特点。升级的中新自贸协定可能为2024年新西兰输华奶粉关税的取消创造条件,使得新西兰在中国婴幼儿奶粉进口中的市场份额从不足四分之一进一步提高。与新西兰的整体经济发展速度相比,毛利经济的增速更快,除了资源行业以外,毛利企业有望在食品加工、旅游设施、基础设施以及技术和创新等领域加强投资。
新西兰认为,中新升级版自贸协定能够更好地保护毛利群体的利益。双方在协定中规定,新西兰政府可以因合法的公共政策目的进行监管,将《怀唐伊条约》列入例外,以便于新西兰政府采取必要措施履行对毛利人的义务。在升级协定中对环境问题做了更多的关注,纳入了新的环境和贸易章节。事实上,在谈判过程中毛利团体就参与其中,通过对话方式反映了毛利人社区对协定中环境问题的期待,而升级协定反映了对其期待的回应。另一个领域是对传统知识的保护。中新升级协定没有改变两国根据国际义务制订措施,以保护遗传资源、传统知识和民间文学艺术的权利,协定中包含保障措施的内容,确保协定不会对缔约方的文化价值产生不利的影响,其中就包括毛利人利益的保护。
伴随中国与新西兰经贸合作规模的扩大和领域的不断拓展,中国企业与毛利企业打交道的情况可能更为普遍。在发展与新西兰的经贸合作中,中国企业需要关注、了解和发展与毛利企业的联系。毛利人在新西兰经济、社会和文化中都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位置,是其供应链中的重要参与方。毛利文化在新西兰具有鲜明的特点,也是新西兰坚持和保护的重点。正因如此,尽管新西兰对外签署了不少自由贸易协定,但几乎所有的协定中都有涉及对毛利社区或群体的特殊条款。作为开展经贸合作的基础,保障毛利企业的法律权利和地位值得关注。中国企业需要充分考虑毛利企业的合作诉求,注重在发展经贸活动时资源要素的稳定和可持续。不过,毛利企业也并非排斥现代科技与金融,不少企业通过获得ISO认证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也与国际市场接轨。中新自贸升级协定中就电子商务领域的合作升级,为更为有效地发现市场需求,建立稳定的供需关系提供了更多可能,为广泛分布但相对细分市场需求的满足创造了条件。中国企业要开展与毛利企业的合作,关键在于能够实现换位思考,增加相互理解基础上的相互信任。从发展重点来看,新西兰的毛利企业也将通过技术研发和创新,把提升产品附加值作为其发展重点,而中国企业则在市场渠道、对消费者需求的了解和生产加工等方面具有较强的优势。双方基于产业链上下游的互利合作有望实现共赢。
作为新西兰的原住民,毛利人在土地的持有上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这也成为毛利社区和企业在基础设施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基础。中国对外承包工程企业在发挥自身优势、支持新西兰基础设施升级发展上还有较大的发展空间,不仅广泛涉及交通和城市建设的领域,还可以在包括新能源、新一代通讯技术和气候变化应对等领域有很多合作的可能。面对疫情和全球供应链紧张造成的多重冲击,中新基础设施合作的加强对双方都有益。与毛利社区合作的参与主体并不只有企业,一直以来对外来人员提供工作机会并满足本国的市场需求都是新西兰的基本政策。中新自贸协定将中国35岁以下的青年人纳入了新西兰的假期工作计划,而中新自贸升级协定则通过配额的增加为包括汉语教师和中文导游等特色工种入境新西兰并提供短期服务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新西兰的众多旅游景点及其增值旅游项目都与毛利社区有着密切的关系,不论以企业还是个人方式开展与毛利社区或企业的合作,都需要有更多的相互了解,建立起相互信任的关系。(周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