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热线

欧洲央行:人民币在全球贸易结算货币中的份额小幅上升

2022-03-29 10:05:29 来源:国际商报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中国对外贸易的快速发展,人民币在国际贸易结算货币中的份额出现明显增长趋势。从总体来看,尽管过去20年间全球贸易结算格局相对稳定,但2011年以来,除美元和欧元之外的其他货币在全球出口结算货币中的份额已出现小幅上升,而在此期间全球对美国和欧元区国家的出口份额却没有发生明显的变化。这反映了美元和欧元作为媒介货币在全球贸易结算中的使用频率在过去10年里已开始减少,意味着全球贸易中有一部分美元和欧元的结算可能已被人民币或其他货币的结算所取代。

据中国人民银行统计,2020年中国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金额已占到对外商品和劳务进出口总额的18.44%;同期,全球贸易中的人民币结算份额也已提高至2.91%。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葛奇分析指出,尽管该份额与美元和欧元等媒介货币相比很低,但较往年已有显著提高。

1999-2019年中国在全球各地区进出口贸易所占份额中,东南亚、大洋洲和太平洋等地区的国家与中国之间的贸易增长最为显著,统计表明,这些国家的贸易结算中人民币的占比增长也最为迅速。另外,根据欧洲央行对全球出口贸易中对中国出口的占比与美元、欧元和人民币及其他货币在中国出口贸易结算中的占比进行回归分析,美元(欧元)在结算货币中的份额会随着各国向中国出口的商品份额的扩大而增加(减少),人民币的结算份额也与各国向中国出口的商品所占的份额呈正相关关系。相关分析还发现,中国的商品进口与各货币结算之间的关系也与上述出口的情况相类似。欧洲央行由此得出结论,中国作为主要贸易伙伴的出现已经导致全球结算货币的格局发生变化。

基本经济因素起到决定作用

自2011年起,中国允许国内企业使用人民币作为跨境贸易结算货币。自此人民币在中国对外贸易结算货币中所占的份额出现明显增长,人民币在全球贸易结算货币中的占比也在稳步提高。

欧洲央行对过去10年来全球38个出口国和49个进口国使用的结算货币,与这些国家和中国的进出口贸易之间的相关关系进行回归分析发现,随着这些国家向中国出口的商品在其出口总额中占比的增加,美元在其结算货币中的份额相应提高,同时人民币的份额也有所增加,但欧元和其他货币的结算占比则会减少。从经济因素的角度看,人民币结算份额的增加主要是因为中国作为目的地市场具有的庞大市场规模所产生的战略互补效应,促使其他国家,特别是东南亚地区一些出口商更愿意选择以人民币结算。显然,这一结算货币的选择符合“当地货币定价”模式的假设。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经济学家认为,近年来,随着非洲地区国家与中国之间贸易的日益增长,人民币已开始在许多非洲国家之间的贸易结算中扮演媒介货币的角色。至于美元结算份额增加的原因,在欧洲央行看来则是基于人民币与美元之间汇价的相对稳定,因而可将它视为“当地货币定价”模式在中国的一种变异形式,而不应简单地将其当作“支配货币定价”模式的一种反映。另外,欧洲央行的分析显示美元和人民币的结算占比也随着中国向其他国家出口份额的增加而提高,虽然人民币结算占比的提高程度不如美元显著,但欧元和其他货币的结算占比则出现下降。如果将人民币与美元之间汇价的相对稳定这一因素考虑在内,这里关于结算货币的选择在某种程度上符合“生产者货币定价”模式的假设。

当然,人民币在全球贸易结算货币中占比的增长尚未对美元在全球贸易结算中的支配地位带来挑战。事实上,随着其他国家对中国贸易敞口的扩大,美元结算份额反而增加。另外,作为全球贸易主要结算货币的欧元,除了在欧洲国家从中国的进口商品中继续扮演主要结算货币的角色之外,美元结算份额的增加已使其逐步失去在中国贸易结算中原来保持的地位。

除了生产者定价规律带来的人民币在国际结算中占比的提高,中国的政策因素对人民币在中国对外贸易结算中份额的提高也扮演了更为重要的角色,促使人民币在贸易结算货币中成为不同于美元和欧元的一个显著特点。

政策因素提升人民币影响力

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旨在扩大人民币在国际贸易中结算份额的政策措施,推动人民币的国际化。除2009年7月启动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并于2011年8月将该试点政策扩大至全国之外,另一项与促进人民币贸易结算有关的重要政策工具是由中国人民银行与其他央行或货币当局之间建立的双边本币互换协议。由于资本项目的不可兑换性影响到人民币的境外融资,限制了外国进口商使用人民币与中国出口商进行贸易结算。人民币与外币之间的双边互换协议的作用在于它可以利用这一渠道,为有意参与人民币贸易结算的外国进口商提供资金来源。根据协议规定,外国央行可以按事先设定或市场决定的汇率用本币作为抵押向中国人民银行借入人民币,并以最后贷款人的身份通过当地金融机构向进出口商提供人民币贷款,以此增加人民币在贸易结算中的吸引力。显然,双边本币互换协议不仅可以增加人民币在一些国家的使用,同时也可降低签约国在双边贸易活动中面临的美元汇率波动的风险。在人民币实现完全自由可兑换之前,双边本币互换协议无疑为扩大人民币的贸易结算空间提供了必要的基础设施。截至2020年年末,中国人民银行共与全球40个国家和地区的央行或货币当局签署了双边本币互换协议,互换总金额已达近4万亿元。

英格兰银行经济学家萨利姆·巴哈吉等关于央行政策对货币选择的影响的理论研究表明,在一个开放经济中,企业不仅需要选择用于其营运资金和贸易信贷的货币,而且还要选择用于贸易结算的货币。一方面,企业的营运资金所选择的货币将直接影响到企业在所有市场出售的商品的边际成本。另一方面,企业选择以何种货币为其在不同市场出售的商品定价又会直接影响到它的盈利。因此,在这两种选择之间具有某种互补关系。正是这种互补关系决定了一国央行的金融政策,例如,双边本币互换协议可以刺激本国货币在国外的使用。因为它降低了以本国货币计价的信贷预期成本,使一些企业的贸易信贷的货币选择由外币向本币转移。为了对其上述理论加以验证,巴哈吉等将2009-2018年与中国签署本币互换协议的38个国家的人民币境外支付情况进行了回归分析,结果发现,双边本币互换协议与人民币境外支付之间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具体而言,凡是与中国签署人民币互换协议的国家和地区,当地人民币跨境使用概率将提高约20%。

欧洲央行则对2009-2019年与中国人民银行签署双边本币互换协议的41个国家与其他未签署协议的国家进出口贸易结算中人民币的占比情况分别进行分析,数据显示,凡是与中国签署双边本币互换协议的国家,它们的进出口贸易结算中人民币所占份额的增长明显较快。

欧洲央行的分析进一步显示,对于与中国之间具有重要贸易往来的国家,人民币双边互换协议不仅提高了人民币在这些国家进出口贸易中的结算占比,而且导致美元和欧元的结算占比下降。因此,不同于战略互补和投入产出的国际联结等基本经济因素,中国本外币互换的政策因素促使其在全球范围建立人民币结算网络,显著地减少了人民币在贸易结算货币选择过程中形成的市场摩擦,成为一种有效的政策工具。(本报记者 路 虹)

关键词: 欧洲央行 全球贸易 结算货币 人民币份额小幅上升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