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国新办举行的“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教育部部长怀进鹏指出,要“健全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体系,强化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协同,培养学生科学精神,掌握科学方法,不断提升人文素养,增强文化自信”。
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在教育目标、内容、方式等方面存在差异,但对于人类文明的发展都有独特的促进作用。纵观世界科技史,很多科学巨匠和诺贝尔奖得主不仅具备很高的科学素养和跨学科知识结构,而且拥有深厚的人文素养,这也是战略科学家、拔尖人才、高学术贡献学者的基本特征之一。
当前,新质生产力人才需要具备较强的人机协同能力、人文精神与科技素养,以及跨边界学习能力。同样,拔尖创新人才不但需要拥有过硬的专业素质,而且要具有创新性、引领性、人文性、时代性和开放性。可见,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已成为推动教育现代化进程的双引擎。强化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协同,是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本质要求,更是培养具有全球视野、创新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未来人才的关键所在。
面对当今科学发展日益呈现出学科交叉、知识融合、技术集成趋向,进一步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强化科技教育和人文教育协同,培养科技素养和人文素养兼具的高素质人才,需要以高质量人才培养为目标,通过战略引领、课程融通、师资培育等举措,为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协同提供方向指引、平台支持和质量保障。
转变认知观念,加强方向指引和政策支持。在政府和学校层面,应从战略规划的角度深刻认识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内在关联,树立开放包容、多元组合、协调融合和动态调适的理念并制定相应的行动策略,培养形成并逐步增强跨学科融合的思维与意识。学校要确立培养兼具人文精神与科技素质的教育目标,在人才培养中平衡协调好人文与科技的关系。学校不妨出台相关政策,鼓励教师开展科技与人文相融合的教学活动,提供必要的资金和资源支持,如鼓励教师开展跨学科的教学和研究工作,设立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工作室,等。学校还应建立完善的评价体系,将科技素养与人文素养作为评价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指标,引导学生重视科技与人文的学习。
打破课程的学科壁垒,重构课程教学体系。在高等教育领域,通过建设以专业课程、通识课程、融通课程、实践课程为主体的高质量课程体系,打破传统学科专业的限制。可广泛开设科学哲学、科学技术史、科学社会学和认知科学等跨学科课程,实现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人文学科与理、工、农、医等学科的交融。精心打造一批涵盖科技与人文两大领域知识内容的跨学科精品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跨学科思维能力和综合素质。例如,开设“科技伦理”“科技创新史”“科学与艺术”等跨学科课程,让学生在学习科技知识的同时,思考科技对社会、伦理、文化等方面的影响,培养其人文素养与社会责任感。在基础教育领域,注重课程的跨学科主题实践活动设计,加强落实教育部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中小学课程教材、革命传统进中小学课程教材的有关精神,以提高课程的文化性,建设大中小学贯通的科技与人文通识教育课程体系。
整合校内外师资力量,建设融合型师资队伍。师资力量是强化科技教育和人文教育协同的核心要素。学校要加强教师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素养建设,涵养高尚师德师风,推行师德考核负面清单,实行“一票否决”制度,将人文教育、法治教育纳入教师政治学习和教育培训体系。适当调整学校的招聘策略,引进一批具有跨学科背景的优秀人才壮大师资队伍,并通过多种渠道广泛宣传,吸引更多拥有科技与人文学科双重背景的人才投身教育事业。加大校所、校馆、校企合作力度,从科研院所、文博机构等聘请一批兼职教师,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的设计与实施,将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有机融入实践教学之中。通过有序组织学生参与科技创新项目、人文社科调研等活动,在教学实践中实现多学科大跨度交叉。组建跨学科教学团队,鼓励不同学科的教师开展合作教学,共同设计并实施融合科技与人文元素的教学方案。
当今科技日新月异,需要抓住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深度融合的战略机遇,从教育的本质出发,培养兼具科学精神和人文情怀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使科技更好地服务于社会的发展,为强国建设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作者:单春艳,系辽宁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副研究员)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