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热的节日旅游、爆满的酒店餐馆、富有内涵的文化消费……国庆黄金周也是消费黄金周,各地购物、餐饮、旅游再现排队景象,折射出了假日经济市场的广阔空间,以及我国消费市场的强劲动力。
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今年十一黄金周期间,国内餐饮、家电等传统消费领域加速复苏回暖,新消费、新趋势也不断涌现。多项数据表明,不少行业出现增长“小高峰”,彰显我国消费市场稳健复苏的积极态势。
餐饮回暖明显
今年的十一黄金周,本地消费业态迎来强劲复苏,多家餐饮店门口重现排队长龙。美团数据显示,2022年国庆期间在线餐饮预订量比2021年增加了87.6%,精品餐厅的预订量比去年增加了49%。其中,十一黄金周本地消费占比77.4%,长假期间本地业态的日均消费额同比2019年黄金周增长52%。
据了解,由于今年国庆假期多地倡导就地过节,带动本地消费业态热度提高,节日消费高峰从假期前一天就拉开序幕。多位受访的餐厅负责人告诉记者,十一假期1—5日的线上可预订餐位早在节前便已经约满,假期期间的到店客流也呈现稳步上升趋势。
“国庆前三天我们全国门店较上一个周末同期翻台率提升超30%,接待人次增长超40%。9月30日—10月3日,门店共计接待顾客超500万人次,外送单量超8万笔。其中,杭州、长沙、厦门等地的门店在国庆期间客流量较大,部分门店翻台率达到8以上,个别门店翻台率破9。”海底捞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记者还从西贝莜面村处了解到,今年国庆假期里,西贝莜面村门店客流超110万人次。其中10月1日是客流高峰期,单日全国门店总客流超18.8万人次,10月7日客流量降至12.9万人次,7天假期全国门店合计接待客流超112.2万人次。此外,今年国庆假期,西贝莜面村的外卖客单量上涨尤为明显,超过40万单,同比去年增长52%。
就地过节还带动很多市民重回商场消费。不少大型购物中心打造集购物、沉浸式体验、特色展览、亲子玩乐等为一体的商业模式,一站式满足消费者的各类需求。数据显示,武汉光谷、南京新街口、广州长隆等热门商圈人气回升,成为引领假期本地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地游成热潮
今年国庆假期,出行仍是拉动消费的关键词之一。文旅部数据显示,国庆假期,全国国内旅游出游4.22亿人次,国内旅游收入2872.1亿元。交通运输部数据显示,10月1日至7日,全国铁路、公路、水路、民航预计发送旅客总量25554.11万人次,日均发送3650.6万人次。
其中,本地游、周边游引领了一波小热潮。文旅部数据显示,前往城郊公园、城市周边乡村、城市公园的游客占比居于前三位,分别达23.8%、22.6%和16.8%。本地游、周边游成为疫情影响下满足居民休闲度假需求的重要渠道。
假期期间,露营、骑行、飞盘等新消费业态也在不断“破圈”。多家在线旅游平台显示,国庆露营订单量较节前增长迅猛,“露营+骑行”“露营+自然写生”“露营+昆虫探秘”等兼具了体育运动、旅游休闲、社交等多重功能的新业态成为消费潮流的新宠。
携程数据显示,今年露营订单量同比增长超10倍。同程旅行报告称,今年十一假期,北京、长三角和珠三角城市周边的热门露营地预订量和价格都出现上涨趋势,节前一周,部分热门露营地已售罄。唯品会公布的数据显示,9月中旬以来,冲锋衣销量同比增长51%,帐篷同比增长90%,户外桌椅则同比增长200%。
记者注意到,露营经济的红火也带动了预制菜销售的持续上涨。美团数据显示,今年国庆期间露营订单量相比五一假期上涨410%。此外,叮咚买菜预制菜负责人欧厚喜透露,叮咚买菜针对假期的预制菜产品整体备货量,环比上个月增加了2—3倍。
多地发放消费券
国庆期间多地发放的各类消费券,也为活跃节日消费市场添了“一把火”。
以上海市为例,上海市于9月26日—10月15日期间发放的电子消费券共投入5亿元市级财政资金,中签的券包价值200元,适用于符合条件的零售、餐饮和文旅行业的商户。
北京、成都、杭州等多地也在国庆期间纷纷推出消费券,希望借此拉动消费。例如,北京市西城区投放了千余万消费券,活跃节日消费市场。杭州市文广旅游局也发放了第三期杭州文旅消费券,据不完全统计,自首期消费券发布以来,至10月7日已派发消费券2903.9万元,核销2749.2万元,核销率94.67%,带动文旅消费约2.99亿元。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束珏婷表示,“金九银十”是传统消费旺季,十一假期更是居民消费的高峰期。在严格做好疫情防控前提下,商务部将持续推进“2022国际消费季”活动,各地也结合本地特色,推出一系列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消费促进活动。(本报记者贺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