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坛酸菜重出江湖,这个话题一度登上了微博热搜。之前,央视“3·15”晚会曝光湖南插旗菜业有限公司从外面收购来的“土坑酸菜”,竟是工人赤脚踩出来的,而这些“酸菜”却堂而皇之地进了方便面行业巨头的料里包,简直是太刺激消费者感官了。这回老坛酸菜重新上架,货架旁摆放着昆明嵩明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的《行政建议书》,以及几张带着红章的质检报告,用以自证清白。
老坛酸菜这么快就能洗白了?消费者能买账吗?其实,那些公章灿然的质检报告,很难挽回消费者对“土坑酸菜”的恶劣印象。从食品科学的角度来说,质检只能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对于酸菜的生化、感官等指标进行检测,是不是细菌超标,是不是重金属超标,但是国家标准可没有写上不能用脚踩,那是需要用企业的良心来捍卫的底线。或者说,没有哪家食品检测中心能检测出来酸菜的这段“前世今生”。
所以,如果良心“坏了”,对人民生命健康的敬畏之心没有了,哪怕食品符合了质量标准里的条条杠杠,照样可能出现食品安全问题。当年三聚氰胺事件,就是有人为了规避牛奶里的蛋白质检测,想出偏招怪招。
公众对于“土坑酸菜”的怒火冲天,并不是由于这样的恶劣行为导致了具体的食品理化指标的超标,而是这种行为完全没有对“食品大如天”的敬畏,这样的“土坑酸菜”都做得出来,还有什么做不出来?这是很多消费者对这款面伤心透顶的心理机制。
“土坑酸菜”伤害的,是消费者对个别大牌食品企业的基本信任。这些食品工业巨头,为什么对这样的问题原料来者不拒,是真不知情,还是揣着明白装糊涂?为什么广告里说得花好稻好的“老坛工艺”,结果却掉进了“土坑”?这恐怕不是靠一份政府文书、几张质检报告就能修复的。一句话,要赢回消费者的信任,请企业拿出切实的行动,别玩危机公关那一套了。(沈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