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场内掌声四起,实景演出场场爆满,音乐节现场火热十足……这个“五一”假期,全国演出市场持续升温,“上新”不断。话剧、舞剧、演唱会、音乐节等多类演出活动,在满足广大群众假日文化需求的同时,进一步释放了演出市场的消费潜力,掀起了新一轮观演热潮。
【资料图】
“上新”不断 多类型演出精彩不停
293台剧目、1170场演出、811场群众文化活动——“五一”期间,类型多元、内容丰富的演出活动在北京集中登台亮相,方寸舞台间演绎着“诗与远方”。
其中,国家大剧院推出的原创歌剧《青春之歌》,聚焦革命洪流中的青年力量,讲述为国家、为理想冲锋陷阵的热血青春;北京人艺对经典剧目《海鸥》进行本土化处理,古典气质与现代风格在舞台上完美交汇;国家京剧院2023年“春之声”演出季启幕,京剧名家汇聚一堂,剧目纷呈好戏连台……精彩绝伦的演出也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观众纷至沓来。
与此同时,在上海,舞蹈诗剧《只此青绿》于4月30日至5月7日连演8天11场,展卷起舞间尽显中国传统美学的独特韵味;音乐剧《剧院魅影》中标志性的水晶吊灯,在上海大剧院的舞台上缓缓升起,其中文版于5月2日在此完成了全国首演。
除了传统演出,近年来兴起的脱口秀、沉浸式演出等市场新业态同样热度不减、势头强劲。“五一”期间,有趣有料接地气的脱口秀表演,获得了不少年轻观众的青睐,演出场次不断增加;打破传统观演模式,注重参与感、体验感的沉浸式演出,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成为一种新兴的消费风尚与文化景观。
此外,听一场户外音乐节成为许多年轻人假期的出游首选。家住天津的王琳是一名资深乐迷,她很早就买好演出票,假期当天坐着高铁拉着行李箱直奔音乐节现场,与来自各地的好友相聚于此。
假期间,北京草莓音乐节、济南麦田音乐节、成都仙人掌音乐节等大型演出活动在全国各地火热开启,带来一场场酣畅淋漓的音乐盛宴之余,对于带动当地旅游、餐饮、住宿等经济效果显著,“音乐节+旅游”成为拉动城市文旅发展的新动力。
行走中观演 推进文旅深度融合发展
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在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的当下,旅游景区的大型实景演出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作为西安的文化名片之一,大型历史实景舞剧《长恨歌》在“五一”期间于华清宫景区继续上演,演出场次增加至每天四场。剧目对白居易名篇《长恨歌》进行艺术化呈现,展示恢弘大气的盛唐风采。舞台设计上,将真实的山水风景与舞台相结合,通过声、光、电等高科技手段为观众带来沉浸式的观看体验。当一片“星光”洒满骊山的时候,不少游客惊呼,“好震撼”“太美了”!
在敦煌一个迷宫式的剧场中,情景体验剧《又见敦煌》结合3D影像、移动巨幕等装置,28台升降机同时工作,将莫高窟飞天壁画的前世今生娓娓道来,带领游客穿梭于历史长河,在沉浸式的视听体验中,感受千年一瞬间,让沉淀千年的敦煌文化焕发出新的生机。
这些主题式的实景演出将静态的旅游资源与动态的文艺演出相结合,在深入挖掘景区历史文化、民俗风情的基础上,以技术助推创新发展,不仅带给游客更多新鲜感、体验感与沉浸感,更彰显出一座城、一处景的底蕴与特色。
今年以来,演出市场强势回暖。中国演出行业协会数据显示,一季度全国营业性演出(不含娱乐场所演出)票房收入49.80亿元,较去年同比增长110.99%;观演人数2185.22万人次,较去年同比增长142.96%。“五一”小长假的到来,为第二季度的演出市场开了个好头。面对火热的市场与观众的热情,演出行业要进一步用优质的作品留住老观众,吸引新观众,探索出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实习生梁昊怡对本文亦有贡献)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