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热线

环球观天下!一二三产业,谁是“压舱石”

2022-11-18 10:00:12 来源: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

近年来,安徽省芜湖市培育轨道交通产业链集群,逐步形成整车制造、牵引、道岔等领域配套企业协同发展的轨道交通产业体系。图为11月9日,某企业工人在轨道交通车辆生产线上工作。新华社


(资料图)

本报记者季晓莉“压舱石”原指防止翻船的东西。空船时,船的整体重心在水面以上,极易翻船。因此,空船航行时都备有压舱石,装货时卸掉。现在的远洋货轮,压舱石改为由铸铁制造。压舱石作为压在船舱底部起稳定作用的巨石,比喻稳定事物状态的最关键最核心的举措。

从产业的角度看,一二三产业,谁是“压舱石”?如果它们被人视为不同方面的“压舱石”,那么其经济逻辑是什么?

农业作为“压舱石”:基础地位牢固防风险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农业稳则天下安。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在我国的政策语境中,农业无疑具有压舱石的地位,农业的基础地位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和削弱。疫情反复对各行业都会造成较大冲击,我国粮食、果蔬、农副产品供应充足,经济社会整体运行平稳而有序,这得益于粮食的连年丰产和储备充足。只有保障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稳固粮食安全的“压舱石”,才能在应对各种风险挑战中赢得主动权。在各种表述中,“农业”“三农”“粮食安全”“乡村振兴”都曾被称为“压舱石”。

财政部农业农村司有关负责人在《中国财政》2022年第21期上撰文认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应坚持把农业农村作为优先保障领域,有力支持“三农”压舱石、基本盘、战略后院作用充分发挥,为稳住经济大盘、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坚强支撑。例如,今年为了应对长江流域遭遇61年来最严重干旱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财政部动用预备资金100亿元支持抗旱救灾,保障秋粮丰收。在财政政策资金的支持下,我国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保障能力持续增强,粮食产量连续7年超过1.3万亿斤,实现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

中央农办主任、农业农村部部长唐仁健近日表示,乡村振兴战略是高质量发展的“压舱石”,事关粮食安全,事关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前提和基础,是不容有失、必须完成的底线任务。他认为,必须用高水平的农业科技、现代化物质装备破解资源禀赋约束,不断提高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和资源利用率,推进农业产业延链、补链、强链,全面提高产业体系的韧性和稳定性。

农业农村部科技教育司司长周云龙近日表示,近10年来,我国智能农业装备长足发展,推动农业发展方式加速向自动化、设施化转变,提升了农业生产的效率和质量;畜禽、水产、蔬菜、果树产业等发展步入快车道,形成了较完整的科技创新体系和市场体系,保障了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

今年5月份,农业农村部副部长邓小刚曾表示,今年以来,新冠肺炎疫情和地区冲突导致风险挑战增多,必须着眼国家战略需要,稳住农业基本盘、做好“三农”工作,确保全年粮食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是底线任务。由于面临部分地区农产品产销不畅、农资价格持续上涨等困难和问题,农业农村部加强指导,科学应变,做大做强农产品加工业,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农业产业强镇,加强高标准农田等项目,增加就业机会,以创业带就业,引导工商资本下乡,推进产业融合发展。

下一步,农业农村部将围绕拓展农业多种功能、挖掘乡村多元价值多做文章,指导各地制定保障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用地实施细则,引导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大力发展特色农产品保险;认定一批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培育一批农村创业创新带头人,发展一批农业产业化联合体。

农业农村部10月底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第一产业增加值54779亿元、同比增长4.2%,为保民生防通胀、稳定经济大盘提供坚实支撑。夏粮产量2948亿斤,比上年增加28.7亿斤;早稻产量562.5亿斤,比上年增加2.1亿斤;秋粮收获已近9成;猪肉产量4150万吨,同比增长5.9%;规模以上农副食品加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9%。9月份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采购经理指数(PMI)59.7%,为2021年以来最高水平。前三季度农产品进出口总额2485.1亿美元,同比增长10.4%,其中出口722.6亿美元、同比增长21.5%。

工业作为“压舱石”:富国之基、强国之本

国家统计局10月底发布的数据显示,三季度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8%,比二季度加快4.1个百分点。三季度,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7%,增速高于全国规模以上工业1.9个百分点。1~8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延续较快增长态势。随着部分大宗商品价格涨幅回落,工业企业利润上下游结构也明显改善。

国家统计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工业经济是三季度经济快速发展的主要动力,发挥了宏观经济“压舱石”作用,也彰显了实体经济的韧性和潜力。而“制造业稳则经济稳”,制造业作为工业的主体部分,富国之基、强国之本,也得到各级政府高度重视。

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在今年重点工作中提到“制造业”7次,比去年多了2次。2020年提及制造业时,只是宽泛地提出了“推动制造业升级和新兴产业发展。支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大幅增加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到了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已经为扶持制造业发展做出了很多专门安排。

今年份量更重:重点支持制造业,全面解决制造业、科研和技术服务、生态环保、电力燃气、交通运输等行业留抵退税问题;使用1000亿元失业保险基金支持稳岗和培训,加快培养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急需人才;引导金融机构增加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启动一批产业基础再造工程项目,促进传统产业升级,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集群,实施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工程。今年“中央部门支出继续负增长”,但是要“加大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实施力度,将科技型中小企业加计扣除比例从75%提高到100%,对企业投入基础研究实行税收优惠”。

近段时间,多部门多地方接连部署,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夯实实体经济根基。工信部加强监测调度和供需对接,稳定大宗商品、关键零部件价格,保障重点物资供应;财政金融部门出台多项举措持续支持企业稳产扩产。多地积极搭建供需对接平台,通过数字化应用提升供应链韧性,加强跨区域、跨集群生态合作。“以基础电子元器件为例,我们加强央地协同,明确产业发展靶向,支持一批电子元器件研发及产业化。”工信部电子信息司司长乔跃山日前表示,在各方积极努力下,我国电子元器件产业链基本完整,整体规模已突破2万亿元。

今年上半年,我国重点培育的25个先进制造业集群完成产值6.2万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6.1%,成为引领带动区域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升产业竞争力的重要力量。工业和信息化部规划司副司长姚珺表示:“培育发展先进制造业集群对提升制造业供给体系质量和竞争力、促进我国制造业迈向价值链中高端、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十分重要。”

“我们着力拓展增长动能。支持企业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推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和绿色低碳发展,使传统产业焕发新生机。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新型显示等新产业和服务型制造等新业态,培育壮大新兴产业集群,做强做优做大数字经济,形成新的增长点增长极。”工信部运行监测协调局副局长王文远表示,下一步,工信部将进一步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鼓励产业链龙头企业组建创新联合体;实施智能制造、绿色制造工程,加快推动传统产业链优化升级。

“我们将紧扣科技自立自强的要求,体系化提升产业链创新能力,完善制造业创新网络,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促进新技术产业化、规模化应用,做大做强一批新兴产业,形成新的优势制造能力。”工信部科技司副司长任爱光表示。

近期,A股上市公司三季报正式披露完毕,沪深两市主板上市公司在今年前三季度整体经营业绩保持增长,制造业“压舱石”功能继续凸显,龙头企业集聚效应和外溢效应充分发挥,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协同发展,整体资产质量稳步提升。例如,受车辆购置税减半等一系列促进消费政策驱动,汽车行业复苏势头明显,第三季度净利润同比、环比分别增长30%、77%。深市的有色金属、电力设备、医药生物、通信4个细分行业业绩增长势头良好,前三季度平均净利润同比增幅均超过30%。在龙头公司的带动下,沪市主板光伏产业链相关公司前三季度整体收入及利润均实现高速增长。受制造业补链强链影响,在产业升级驱动下,汽车、电气机械、化工、有色金属加工、造纸表现突出。

服务业:作用虽大,但不再被称作“压舱石”

服务业在某些城市和地区、某些阶段,也被视为经济“压舱石”。但这一提法在今年年中之后,较少被提及。

2021年,北上广深第三产业占比分别为81.67%、73.27%、71.56%、62.9%,北京第三产业规模及占比均排名第一。北京市高端服务业发展研究基地首席专家朱晓青、北京建筑大学公共管理系主任谢天成2021年曾联合撰文表示,我国服务业发展规模和水平不断提高,连续跨越“增加值占GDP比例超二产、超50%”的两大里程碑,主导产业地位逐步确立,成为经济发展的主动力和经济平稳运行的“压舱石”。但从创新、智能、标准、融合、绿色、协调、开放、惠民等质量效益维度看,我国服务业发展仍存在明显的堵点和短板,在现代服务业与工农业融合发展方面空间还很大。

具体可聚焦三个方面:一是提升生产性服务业价值链,推进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高端化、数字化、平台化、多链融合化和产业集群化的方向延伸;二是加快生活性服务业转型,促进生活性服务业向标准化、精细化、便捷化、多样化、特色化和品牌化转变;三是加大服务业态和模式创新力度,引导平台经济、共享经济、体验经济、数字经济等新模式有序发展。他们指出,要促进服务业与制造业、农业深度融合发展。

2020年6月,《安徽日报》曾报道认为,服务业是经济发展的“压舱石”、活跃市场的主动力、提供就业的主阵地。当时安徽省出台《关于有效应对疫情全力推动服务业平稳健康发展的意见》,从促进重点行业稳定运行、培育发展线上经济等方面出台了20条举措,加快推动服务业恢复和平稳健康发展。

今年一季度,成都市服务业增加值占经济总量的比重达67.5%,占全部税收比重66.6%。《成都日报》当时称服务业为当地经济“压舱石”,并对数据进行了分析:金融业贡献突出;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速比服务业平均增速快4.8个百分点;战略性新兴服务业、健康服务业、科技服务业、高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速均高于全市平均水平。

新华社在今年3月15日曾刊发中国证监会深圳监管局原党委书记、局长张云东《破除“美国金融模式迷信”!中国金融要走自己的路》一文。文章提出,制造业是整个中国经济系统的核心、基础,是中国经济安身立命之本。没有制造业的支持,其他行业将难以为继,所有虚拟经济、所有服务业的基础都是制造业,包括风光无限的互联网经济都概莫能外,我国必须心无旁骛,以举国之力全力以赴。

文章认为,必须澄清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主次关系。服务业在经济结构中的比重增加是由于制造业的发展为社会生活领域提供了技术支持,创造了需求,同时,制造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技术进步也为劳动力向服务业转移提供了可能,间接支持了服务业的发展。

总体来看,制造业已经超越服务业,成为各级政府心目中的头号“压舱石”,农业因粮食保障安全也被视作“压舱石”,服务业的作用虽仍然重大,但不再被冠以“压舱石”的称号。

关键词: 同比增长 龙头企业 先进制造业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