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热线

天天观热点:新疆兵团里的“沙生产业”:“黄色沙漠”向“绿洲银行”蜕变

2022-08-03 18:14:42 来源:华夏经纬网

中新社新疆铁门关市8月3日电 题:新疆兵团里的“沙生产业”:“黄色沙漠”向“绿洲银行”蜕变

作者 史玉江


(资料图片)

驱车从新疆兵团第二师铁门关市向塔里木垦区行驶,约1小时后,只见路两边不远处,宛如海浪般的沙丘连绵起伏。行至该垦区三十四团,道路两侧宽近百米的簇簇四翅滨藜在烈日下挺着“身姿”,伸向前方,为漫漫沙丘增添“生命之绿”。

三十四团地处塔克拉玛干沙漠和库木塔格沙漠交接地带,是塔里木垦区沙化最严重的团场。该团今年引进种植600亩被称为“生物脱盐器”的四翅滨藜,用于生态治理和修复。

“在四翅滨藜上接种肉苁蓉,比在梭梭上接种的收益更好。在管理较好的情况下,不到两年就能产生经济效益。5年可生长至1.8米左右,长成后不用再灌溉,平茬后的枝叶蛋白质含量高,可当牛、羊、鸭、鹅的饲料。”三十四团农业发展服务中心主任罗剑洪介绍说,该团计划种植5万亩四翅滨藜,间种党参等中药材。

盛夏的塔里木垦区,除了四翅滨藜,还有已收获的肉苁蓉、成片的黑枸杞及一眼望不到边的梭梭林在风中摇曳。

三十四团职工孙宏凯,2014年种植的600多亩梭梭如今蔚然成林,通过接种繁育肉苁蓉,一年采收两茬,收益不错。

为了采种,孙宏凯今年春季放弃采收鲜肉苁蓉。“今年采收的种子大概有300公斤,按现在的市价估计能卖30万元(人民币,下同)。这里的梭梭树已经有七八年的树龄了,鲜肉苁蓉的产量也不断提高,每亩产值约3000元。”孙宏凯说享受到了“沙生产业”红利。

当前,正是黑枸杞采收前的关键期,该团九连种植户焦令亚正在地里查看黑枸杞的果实。黑枸杞产业也是一次性投入、长期受益的项目,发达的根系能有效保持水土,起防沙固沙作用。

今年是焦令亚种植黑枸杞的第6年,看到500亩黑枸杞结满枝头,烈日炎炎下的她依然面露喜色。“每亩黑枸杞大概能产干果100公斤,纯收益在3000元以上。”近年来,黑枸杞的市场认可度较高,而塔里木垦区光照充足,年积温高,昼夜温差大,很适宜种植。

九连的东窝子是沙漠化最为严重的地带,2014年以来,该连引导职工在沙漠边缘和盐碱地种植黑枸杞和梭梭,现有黑枸杞1800亩,梭梭2300亩,随着一道道绿色屏障筑起,危害最严重的风沙口得到有效治理。“前些年受风灾影响,我们每年棉花要补种几次。多年来,我们持续加大植树造林力度,在沙漠边缘发展‘沙生产业’,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治理,还给职工增收提供了好门路。”九连负责人表示。

中新社记者发现,地处沙漠腹地的塔里木垦区多个团场,“沙生产业”均取得明显成效。“近年来,塔里木垦区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沙生产业’正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逐步实现从‘黄色沙漠’到‘绿洲银行’的蜕变。”铁门关市相关负责人表示。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大多数团场分布在沙漠边缘和边境沿线,其中,123个沙区团场中有88个深入沙漠腹地。近年来,新疆兵团多个师团“向沙漠要效益”,立足团场周边荒漠治理,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不仅在沙漠边缘建起一道道生态屏障,而且通过定植耐旱作物实现农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完)

关键词: 四翅滨藜 生态环境 保持水土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