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热线

报道:(人民幸福生活)“太行山最绿的地方”:老区人端上“生态饭碗”

2022-06-26 08:08:19 来源:华夏经纬网

青山绿水环绕下的前南峪村。(无人机照片) 张鹏翔 摄  中新网邢台6月24日电 (记者 张鹏翔) “山坡和尚头,泥土随水流;有雨就成灾,无雨渴死牛。”这是郭全生儿时对前南峪村的记忆。


(资料图)

63岁的郭全生是河北省邢台市信都区前南峪村人,老人在大山里生活了一辈子。

前南峪村位于太行山深处,全村467户、1561人。它曾是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所在地,1940年11月至1943年1月,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总校在前南峪村办学两年零三个月,培育出8700多名抗日将士。

位于前南峪村的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陈列馆。 张鹏翔 摄

上世纪60年代,前南峪是荒山秃岭、寸草不生,自然灾害严重,经济十分落后。“要脱贫先治山,是我们前南峪人的唯一选择。”前南峪村党委书记郭天林说,“我们因地制宜,制定了改造山川20年发展规划。自1964年开始,前南峪村男女老少齐动手,开始治理荒山,在治山过程中,我们累计投工126万人次,动土石方746万方。

经过60年的荒山治理,前南峪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全村32座山头、10条大沟、72条支沟、8300亩山场,共种植树木480万株,建起了一个以板栗为主,干鲜果树达32.64万株的果品生产基地,林木覆盖率94.6%,被林业、生态专家誉为“太行山最绿的地方”“太行生态第一村”“中国绿色村庄”。

前南峪村绿意盎然的山场观光道路。 张鹏翔 摄

盛夏时节,中新网记者走进地处太行深山区的前南峪村。微风拂面,空气中散发着甜甜的花香。举目望去,漫山遍野尽是郁郁葱葱,蟠桃、油桃、桑葚、猕猴桃、葡萄……各色鲜果挂满枝头。一眼望不到边际的千亩果树,绵延伸向远方。

正在打理山坡上果树的王景祥,是土生土长的前南峪人。“以前村里太穷了,真是要啥没啥。后来,我们全村人咬紧牙关治理荒山,才有了现在的‘绿饭碗’。现在我家里有13亩板栗树,每年卖板栗就能收入5万多元,两亩苹果园能为游客提供采摘,每亩每年收入少说也有4万元,这一年光林果我们家就能收入13万多。”

从石头山到“花果山”,有了好风景,就等于栽下了“摇钱树”,前南峪村向绿要富,由富而美。如今的前南峪村依托绿色生态优势,大力发展培育休闲观光特色农业,做大旅游产业,让农户变成闻花香、摘鲜果、吃“旅游饭”的新式农民。

行走在前南峪村的主街道,路两侧是一排排整齐的二层楼房,沥青铺设的道路平整宽敞,学校、快递驿站、便民超市一应俱全,处处体现着现代化美丽村庄的精气神儿。

“前些年村里可没有这么干净,牲口圈、茅厕、垃圾堆到处都是,一下雨村里都是泥,根本没法儿出门。”年过七旬的前南峪村村民王双伍说,现在家家户户住上了二层楼房,水冲马桶、自来水、秸秆燃气,样样都方便,老年人每天还能到村口的公园溜溜弯、聊聊天,跳跳广场舞。

前南峪村干净整洁、绿树成荫的街道,路两侧是村民住的二层楼房。 张鹏翔 摄

前南峪村还依托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陈列馆所在地这个得天独厚的红色资源,将村中的教学课堂、作训处、图书馆、机要处等抗大旧址进行整理修缮,迎接游客参观,打造青年训练基地等旅游体验项目。

“现在村里的环境越来越好了,每到节假日,打电话预约住宿的客人源源不断。过去农村人想往城里搬,现在城里人想来村里住。”利用家中的闲置房屋,村民赵小芳经营起了“农家乐”,小院里花木扶疏,客房摆放的桌椅家具古朴典雅,厨房里锅明灶净、一尘不染。“农忙时节上山管果树,旅游旺季在家接待游客,现在山村百姓日子越来越好过了。”赵小芳乐呵呵地说。

前南峪村果农在展示新鲜采摘的软枣猕猴桃。 张鹏翔 摄

在前南峪村,越来越多像赵小房这样的村民正搭上乡村旅游快车,80%的家庭从事农家乐、旅游观光、生态采摘等绿色产业。“大家伙既‘卖鲜果’,也‘卖生态’。美丽乡村已变成了百姓增收致富的金色资源,老区人民的增收渠道不断拓宽,百姓幸福指数和满意度不断提升。”郭天林说。

目前,前南峪村共栽植干鲜果树达到30余万株,人均210株,涵盖各种干鲜果品37种,全村每年果品收入达到8700万元,全村年人均收入达到18600元。(完)

关键词: 人民幸福 咬紧牙关 源源不断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