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图)
江门中微子实验中心探测器不锈钢主结构完成现场安装。 中科院高能所 供图 中新网北京6月24日电 (记者 孙自法)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中科院高能所)24日发布消息说,备受关注的江门中微子实验(JUNO)建设当天完成一项重要节点任务:在地下700米的实验大厅内,其核心探测设备——中心探测器不锈钢主结构最后一个拼装单元吊装合拢,标志着中心探测器不锈钢主结构安装工作顺利完成。
江门中微子实验中心探测器位于地下实验大厅内44米深的水池中央,其不锈钢主结构设计采用直径约41米的球形网壳结构形式,也称作不锈钢网壳,作为探测器的主支撑结构,它将承载35.4米直径有机玻璃球、两万吨液体闪烁体、两万只20英寸光电倍增管、两万五千只3英寸光电倍增管、前端电子学、电缆、防磁线圈、隔光板等诸多关键部件。
江门中微子实验中心探测器不锈钢主结构由预制的焊接H型钢通过12万套高强螺栓拼接而成,结构制造精度要求非常高,是目前中国最大的单体不锈钢主结构。自2013年立项以来,中科院高能所与设计、生产企业协同攻关,攻克诸多工艺技术难题,解决了大型不锈钢复杂结构焊接变形问题,通过特殊工装和工法完成所有构件在工厂的高精度预拼装。同时,研发出不锈钢表面粗化技术,并针对江门中微子实验项目的特殊需求,研制出高强不锈钢短尾环槽铆钉。
江门中微子实验不锈钢主结构项目负责人、现场安装经理何伟表示,不锈钢主结构设计与预研过程中获得多项技术发明专利授权,从而也带动提升相关制造企业的创新发展和综合实力。其中,不锈钢短尾环槽铆钉技术经中国机械通用零部件工业协会鉴定,属首次用于不锈钢钢结构领域,相关标准据此发布,填补了中国国内空白。
中科院高能所指出,不锈钢主结构的合拢也意味着有机玻璃球现场安装的开始,江门中微子实验中心探测器结构中的有机玻璃球直径35.4米、壁厚120毫米、重600多吨,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单体有机玻璃结构,生产和建造在中外都无先例,如何突破传统工艺,在短期内顺利完成这一球体建造,也成为项目组面临的又一巨大挑战。
据了解,江门中微子实验位于广东省江门市开平市,是由中科院和广东省共同建设的大科学装置,同时也是一个大型国际合作项目,其2015年开始建设,计划2023年建成运行。江门中微子实验以测定中微子质量顺序、精确测量中微子混合参数为主要科学目标,并进行其他多项科学前沿研究,建成后将进一步巩固中国在中微子研究领域的领先地位,并成为国际中微子研究中心之一。(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