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电池相关问题正在成为关系我国新能源汽车走向的重要因素。全国人大代表、天能股份董事长张天任是全国人大代表中为数不多的电池行业的企业代表。全国两会召开前夕,张天任在接受《中国汽车报》记者采访时,对当前动力电池行业的热点问题给出了回应,并提出一些建议。
在张天任看来,动力电池原材料价格的上涨主要是因为供不应求,短期内仍将继续。目前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正处于加速阶段,动力电池需求大幅提升,动力电池行业现在形成了供需两旺的格局。一方面,在需求推动下,有些上游原材料企业宣布扩产,另一方面锂矿的投产周期通常需要18个月以上,导致现阶段动力电池上游原材料出现供需失衡,三元材料及碳酸铁锂等价格一路高涨。
“发展多种技术路线的储能电池或许是一条出路。”张天任表示,目前,锂电技术路线是电化学储能的主流,而电池的技术路线很多,包括高能铅炭电池、锂离子电池、钠硫电池等等,可以在考虑循环寿命、规模化、安全性、经济性和能效等指标的基础上,发展多种技术路线的储能电池,特别是新型高能铅炭电池。
针对动力行业风行的产能扩建潮,张天任提出,要警惕行业结构性过剩。受新能源汽车的消费热潮影响,2021年我国动力电池装车辆同比增长142.8%,市场热度高涨。但一些企业“押宝”单一技术路线,存在较大风险,不一定有利于行业健康发展。
随着我国电池行业走出去步伐加快,在海外市场面临更高的低碳化要求。张天任提出,要以数字赋能、创新驱动,构筑绿色智造体系、建设智慧运营系统、打造产业服务生态,加快推动产业向绿色、智慧、高端方向转型。“目前一些企业数字化能力和水平偏低,尚未建立产品全生命周期内部数据链,加上数字挖掘和分析能力不足,导致企业数据应用还未能创造最大价值,一定程度上制约和影响了我国制造业转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进程。”张天任强调,首先,企业自身要减少排放;其次,要促进传统储能体系向清洁能源转变。“在一个以化石能源为主导的传统能源体系中,走出一条能源的清洁化之路,这是我们的历史使命。”张天任说。电池制造过程中,从产品设计的生态化到制造的清洁化,以及产品应用以后无害化地处理,形成闭环似的运营,在这一过程中,能对“碳达峰”“碳中和”作出积极贡献。
不过,张天任并不担心动力电池走出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碳壁垒”相关问题。在张天任看来,“双碳”战略的提出和逐步落地实践,以强约束和明确目标倒逼产业转型升级,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加速我国能源转型和能源革命进程,对打破“碳壁垒”、畅通国际大循环非常有帮助。
张天任还特别强调,在关注电池技术提升的同时,也要关注其安全性。“开发高安全电池已成为业内共识。”张天任表示,目前电池安全已经成为车企除续航和快充之外的新一轮宣传点。随着动力电池对安全、电化学性能要求越来越高,电池企业对电池材料的要求将逐渐提升。同时,高安全电池技术如固态电池技术将成为下一个突破口。
针对当前动力电池回收过程中出现的专业性不强、安全性差、入行门槛低、拆解不规范等问题,张天任表示,要严格回收再生企业的准入门槛,加强监管,维护公平秩序。(王金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