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人民网北京9月11日电 (记者申佳平)“当前,随着智能网联汽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和相关产业的全面融合,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正在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9月11日,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一司副司长郭守刚在“2023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新闻发布会上透露,今年上半年,我国搭载辅助自动驾驶系统的智能网联乘用车市场渗透率近一步提升,达到了42.4%。
郭守刚表示,近年来,工业和信息化部深入实施车路协同路线,统筹相关部门、地方政府和产业界资源和力量,合力推进战略规划、准入试点、标准制定、技术创新、测试示范等各项工作。目前,我国智能网联汽车发展取得了积极成效。
郭守刚具体介绍,在产业规模上,2022年我国搭载辅助自动驾驶系统的智能网联乘用车新车销售约700万辆,市场渗透率达到34.9%。今年上半年,市场渗透率近一步提升,达到了42.4%。在关键技术上,新一代电子电气架构、车用操作系统、大算力计算芯片等实现了装车应用,跨域融合与控制器技术实现突破,高性能激光雷达感知范围达到了250米。“L2级自动驾驶车型广泛应用,多家车企已经做好了量产L3级车辆的准备。”
在示范应用方面,全国已建设17家国家级测试示范区,7个国家级车联网先导区,16个“双智”试点城市。各地加快测试示范部署与基础设施建设,省、市发布道路测试实施细则约50个,全国累计开放超过15000公里测试道路,发放测试牌照超过2800张,道路测试总里程达到7000多万公里,部署路侧网联基础设施超过7000套。
郭守刚表示,下一步,工业和信息化部将坚持车路云一体化发展路线,强化创新驱动、优化政策供给,加快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化进程。
一是强化创新驱动。支持重点龙头企业牵头、大中小企业参与,鼓励引导跨行业、跨领域的协同创新,加快关键芯片、高精度传感器、操作系统等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发和推广应用,增强产业发展的内生动力。
二是完善支撑环境。加快C-V2X路侧感知、边缘计算等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基于边缘云、区域云和中心云三级架构的云控技术平台,提升网联感知云端计算能力。
三是深化示范测试。组织开展城市级车路云一体化示范应用,推进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支持有条件自动驾驶及更高级别自动驾驶功能的商业化应用。
四是优化产业生态。强化整车需求和应用牵引,促进跨行业创新资源的整合,以及政产学研用协同合作,推动车网互动技术发展,形成车路能云融合发展新生态。
五是深化国际合作。持续打造车路协同发展的市场化、法制化、国际化营商环境,用好多双边合作机制及国际交流平台,在技术创新、标准法规、测试示范等领域开展务实合作,实现互利共赢发展。
关键词: 辅助自动驾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