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热线

陕西高校科技成果走出“深闺” 走向经济发展主战场

2022-10-31 08:41:03 来源:城市金融报

如今,陕西有很多科研人员,带着科技成果走出“深闺”,走向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战场。

在科技成果转化“三项改革”政策的引导、支持下,西北工业大学动力与能源学院教师董素艳遇到的几个难题得以解决:凭借科技成果转化贡献,他不久前晋升为科技成果转化系列副研究员,解决了困扰多年的职称难题。今年8月,他创办的企业获得了同创伟业2500万元的第二轮投资,横向课题结余经费解决了企业实缴资金的问题。

“党的二十大报告为我们今后工作指明了方向,我们从事科技成果转化的信心和干劲也更足了!”董素艳表示。如今,陕西有很多像董素艳这样的科研人员,带着科技成果走出“深闺”,走向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战场。

截至目前,全省75家高校院所实施“三项改革”试点,21794项科技成果已单列管理,2139项成果奔向市场,正在实施转化。仅今年前三季度,全省技术合同成交额就超过1600亿元。

为科技成果转化减负松绑

全部职务科技成果纳入单列管理,组建企业26家,数量已超“十三五”时期总和;以“技术入股+现金入股”方式组建企业17家;近两年实现科技成果转化收益17.8亿元……

这是西北工业大学实施科技成果转化“三项改革”的成绩单。

2021年,以国家深化全面创新改革为契机,陕西在西北工业大学、西安石油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西北大学、西安理工大学5所高校开展了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三项改革”试点工作。其中,西北工业大学承担了职务科技成果单列管理、人才评价职称评定制度改革、横向科研项目结余经费出资科技成果转化三项国家全面创新改革任务,推动了大批高质量成果就地转化。

今年3月,在试点探索的基础上,陕西省科技厅等六部门联合研究制定了《陕西省深化全面创新改革试验推广科技成果转化“三项改革”试点经验实施方案》,在全省推进省属综合类、理工类高等院校实施科技成果转化“三项改革”试点。

其中,职务科技成果单列管理是将职务科技成果从现行国有资产管理体系中退出进行单列管理,消除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对国有资产流失的担忧;人才评价职称评定制度改革是建立专门的科技成果转化人才评价和职称评定制度,畅通人才发展通道;横向科研项目结余经费出资科技成果转化支持科研人员将横向科研项目结余经费以现金出资方式,入股科技型企业,为科研人员参与市场活动提供资金支持。

“三项改革”有效破解了科技成果转化中“不敢转”“不想转”“缺钱转”的难题,极大地调动了科研人员创新创业的积极性。今年1月至9月,全省技术合同成交额1663.09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36%,其中输出到省内的技术合同成交额同比增长85%以上。打通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

“我是从‘三项改革’受益的典型!”陕西科技大学教授牛育华表示。

在8月15日举办的全省高校院所“三项改革”科技成果转化项目集中路演陕西科技大学专场活动中,她带来的项目一经展示,就得到多方关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牛育华团队孵化的企业就顺利办理完入驻秦创原总窗口的手续,并且提交了申报高新技术企业的资料。

“减负”的同时,陕西多措并举打通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为成果转化加油加力。

今年7月,陕西启动了全省高校院所“三项改革”科技成果转化项目集中路演和科技创新团队系列路演,推介“三项改革”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并为其提供“点对点、一对一”的精准服务。截至9月底,路演活动已举办19场,参加路演项目、团队83个,32个项目成立了法人实体,其中24个项目已在秦创原总窗口注册公司、落地转化,14个项目获得了春种基金、高校种子基金、唐兴资本等融资支持。

陕西省科技厅还设立了“三项改革”重点专项,支持一批通过改革举措实施的科技成果就地转化项目,实现从无到有;助力一批通过“三项改革”已组建的科技型企业开展技术创新,实现从小到大的发展。

改革举措的落地需要良好的政策环境。陕西省科技厅会同省教育厅制定了《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三项改革”工作贯彻落实若干举措》,出台了11条具体措施;与省高级人民法院共同签署《促进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合作协议》,建立法律共商、信息共享、专家共研等工作机制,服务保障科技成果转化“三项改革”试点;与省检察院围绕全面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保障职务科技成果单列管理,制定出台服务秦创原建设的措施意见。

据了解,陕西省科技厅还将不断完善“政策宣贯—成果筛选—专业评估—集中路演—对接转化”的全链条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体系,加快释放陕西科技资源潜力。

促进更多科技成果就地转化

在推动“三项改革”试点中,全省高校、科研院所积极参与,大胆试、大胆闯——

西北工业大学在前期改革的基础上继续向纵深推进,制定了《职务科技成果单列管理办法》,目前全部职务科技成果单列管理,已实施转化384项;修订《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办法》,单独设置科技成果转化职称系列,60余位教师凭借科技成果转化贡献参加了职称评审。

以西北大学、西安理工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等为代表的省属重点高校,全面启动“三项改革”试点。西安石油大学、西安科技大学、西安工业大学等高校成立了由科技处、财务处、国资处、人事处组成的“三项改革”落实小组,全力推进改革工作。陕西科技大学、西安邮电大学、西安工程大学等高校积极对接秦创原总窗口,梳理筛选学校优质成果,努力在秦创原总窗口转化落地。

以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陕西师范大学、长安大学为代表的部属高校结合自身特点,重点以技术转移人才评价和职称评定制度为突破,着力打通校内技术转移人才晋升通道。陕西省科学院推荐下属的陕西省微生物研究所以挖掘、利用秦巴山区特色微生物资源为契机,全面参与“三项改革”试点,并鼓励西安光机所、国家授时中心等中科院在陕研究所积极参与“三项改革”试点,促进科技成果在陕落地转化。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我们希望通过推动‘三项改革’试点,努力形成成果转化新机制、新模式、新经验,到2024年前后,实现省属综合类、理工类高校推广‘三项改革’试点全覆盖;全省高校转化不少于1000项科技成果,培育不少于1000人的专门从事创业指导、技术转移的人才队伍,创办领办不少于1000家高速成长的科技型中小企业。”陕西省科技厅厅长孙科表示。

不断释放科教资源潜能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当前,全球科技创新进入活跃期,世界各国争夺发展制高点的竞争空前激烈。我国科技实力正在从量的积累迈向质的飞跃,从点的突破迈向系统能力提升。陕西是科教大省,创新综合实力雄厚。陕西要在国际大环境、全国大格局中把握发展战略机遇,释放科教资源潜能,让创新成为驱动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去年以来,陕西坚持“四个面向”,突出以企业为主体、人才为主力、市场为主导,建设全省创新驱动发展总平台秦创原,打造从研发到孵化再到产业化的科创系统。在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的建设中,陕西抓住人才和机制“两个关键”,推广科技成果转化“三项改革”,在人才引进、培养认定、分类评价、股权期权激励、科技金融、离岸创新创业等方面大胆探索;实施成果转化到项目落地的滚动接续机制,支持高校、科研院所将科研成果作价、打包,推动科技成果通过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进行转化。随着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的加快,越来越多的科技成果走下“书架”走向市场,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动力。

创新是一项系统工程,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政策链相互交织、相互支撑。科技成果只有同国家需要、人民要求、市场需求相结合,完成从科学研究、实验开发、推广应用的“三级跳”,才能真正实现创新价值、实现创新驱动发展。 (张梅)

关键词: 陕西高校科技成果走出深闺 走向经济发展主战场 西北工业大学 科技成果转化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