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深圳全力精准防、稳增长、惠民生,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构建起全面立体支撑。才众电脑(深圳)有限公司是盐田区最大的高技术制造企业,在该区“产业兴盐”“创新驱动”相关政策引领下,上半年公司营业额同比增长38%,全年目标产值为70亿元。
10年间,深圳商事主体总量从不足100万户迅速增长至381.35万户,为经济高质量发展增添源源不断的动力和活力。作为最具活力的经济主体,截至今年7月底,深圳已有512家上市公司。
多年来,深圳始终将“质量强市”作为城市发展的重大战略。2022年深圳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健全市场主体梯度培育体系,扎实推进“个转企”,还要“小升规”“规做精”“优上市”,进一步推动市场主体向高质量发展。
“个转企”帮助个体户转型升级
今年以来,面对疫情反复和经济承压的局面,深圳实施“双统筹”战略,精准防、稳增长、惠民生、保“双链”,出台5个“30条”政策措施,营造良好营商环境,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记者从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管辖下的深圳企业注册局了解到,今年上半年,新登记商事主体21.73万户,个体户8.99万户;按深圳市统计局最新公布的深圳市常住人口1763.16万人计算,全市每千人拥有商事主体216.29户,拥有企业134.67户。
家住罗湖区的李小姐是个体户,经营着一家珠宝店。她告诉记者:“我看到深圳出台‘个转企’政策后,立即联系市场监管部门,选择把珠宝店转型升级为企业,手续很方便。”
“个转企”,即个体工商户转型升级为企业,是指个体工商户以现有的生产经营条件为基础,注销个体工商户,依照相关法律法规,申请登记为企业。自2021年11月被列为首批国家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城市以来,深圳加快推动个体工商户转型升级为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进程。上半年,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已成功帮助全市1620家个体户实现转型升级。
“个转企”是市市场监管局出台的惠企政策之一。深圳出台多项纾困惠企措施,各区也纷纷出台包括减免租金、企业补贴、发放消费券、减税降费等安商稳商举措;为便利疫情期间的商业活动,市市场监管局免费向商事主体派发电子印章,实现“无接触签约”,助力企业的营商活动,让企业坚定信心。据企业注册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上半年新增企业12.74万户,个体户8.99万户,发展韧劲足。
“个转企”也是商事登记制度改革的创新举措之一。回望过去10年,深圳商事登记改革,为深圳成为创新创业之都立下汗马功劳。
2013年3月1日,深圳率先以商事登记制度改革为突破口,推动“放管服”改革,着力转变政府职能、推进简政放权、释放市场潜力、创新管理方式,激发市场能量,激活“一池春水”。据统计,自2013年至2021年底,深圳净增长市场主体281万户,其中企业195.5万户,个体户85.5万户,按国家统计局调查的最低开业率28.6%和小微企业户均从业人员7.7人,个体工商户户均从业人员2.8人计算,商事登记改革后新设市场主体至少提供了670万个就业机会。
“优上市”展现经济韧性与实力
在“小升规”“规做精”方面,据深圳市中小企业服务局统计,截至2021年底,深圳共培育认定国家和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超千家。深圳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平均研发经费为3339.19万元,研发强度为7.63%,高于全国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平均水平。2021年,深圳推动实现“小升规”企业数达2342家,同比增长27.55%,升规企业数连续多年居全省第一。
目前,在“优上市”方面,深圳实施企业上市发展“星耀鹏城”计划。上半年,深圳A股新增上市企业达15家,募资规模超179亿元。
深圳上市公司整体稳中有升的业绩表现,映射出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互联网巨头腾讯控股,保险行业的中国平安,银行业的招商银行,房地产行业的万科,新能源汽车的比亚迪,医疗保健的迈瑞医疗,电子行业的立讯精密,通信行业的中兴通讯,快递行业的顺丰控股……一连串如雷贯耳的名字,彰显深圳上市军团实力不凡。
在IPO企业数量上,南山区一骑绝尘。截至7月末,南山区今年已上市8家企业,占全市一半以上;在待IPO企业数量上,南山区位居第一,共有25家,占全市总量32%。
南山区的优势不仅在量上,更体现排队上市企业的实力上。如聚焦于存储芯片研发23年的深圳市江波龙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去年创造了近百亿量级的规模,近3年复合年均增长率达到30.54%。目前江波龙已完成网上申购,即将上市创业板。(记者 何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