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热线

先就业再择业不失为理性选择

2023-07-31 12:21:05 来源:中国劳动保障报


(资料图)

直线前进不行就曲线迂回,一口气不能抵达就分步骤推进,先就业、再择业,不失为一种理性选择

高校毕业生先找一份工作,稳定下来,再静下心努力追求、学习创造,心无旁骛、脚踏实地,定能离目标越来越近

眼下,应届高校毕业生已经离校,有些毕业生尚未找到工作。毕业生人数创新高,结构性就业矛盾仍在……种种原因,导致今年的就业压力较大。

就业是人生中一次重要选择。选择什么样的工作,往往意味着选择什么样的人生。也要看到,随着社会开放、经济发展、科技进步,“一干就是一辈子”的状况业已改变。就业是寻求一步到位,还是先安顿下来再求长进?这是不少高校毕业生择业时需要回答的问题。

有媒体日前报道了两名硕士毕业生对“先有份工作”和“坚持找到理想工作”的态度,揭示了不少年轻人的择业心态。一名毕业生原本只盯着“理想岗位”不放,屡屡受挫后“看开了”,进入一家企业工作,待遇尚可,工作比较顺心。另一名毕业生抱有“高不成也不将就”的心态,坚持一定要找到专业对口的工作,仍然待业。一边是一些毕业生一味坚持、耗时费力,未必能如愿以偿;一边是不少招聘单位空岗虚位以待,等待求职者上门。面对变化的就业形势,年轻人择业时不妨把眼光放长远些,多些灵活,多些变通。

莘莘学子学有所成,想寻找自己满意的工作岗位,此乃人之常情。但客观而言,刚走出校门的高校毕业生不仅工作经验、职业能力、社会阅历以及知识本领的全面性等方面有所欠缺,对就业市场的认知也存在不足,择业更需有理性务实的态度。直线前进不行就曲线迂回,一口气不能抵达就分步骤推进,先就业、再择业,不失为一种理性选择。

有些高校毕业生迟迟迈不出就业第一步,与其思维不够灵活、观念不够变通有关。有人认为迈出“岗位低就”这一步就等于定下终身,就失去了从事更理想工作的机会。其实,现实情形恰恰相反。职业道路漫长而多变,由社会环境、时代机遇、自身奋斗等多种因素决定。高校毕业生步入社会后,只要努力学习、认真工作,其阅历、经验、知识、能力都会得到提升,既往的兴趣爱好、职业设定、理想目标也可能改变。高校毕业生应该在职业选择上表现出自信、勇敢,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走好职业之路。

高校毕业生找工作时能否“高成”,主要在于是否具备长期学习的能力。从这个角度说,有些高校毕业生的第一份工作不够理想,甚至跨专业就业、用非所学,未必是一件坏事。这样可以了解、熟悉相关行业的真实情况、核心竞争力、上下游完整的产业过程,能够积累经验、见识,增强人际沟通能力、专注力和定力,学到书本之外的专业知识。在这些方面有所进阶,有利于提高工作技能,有助于精进专业能力。到时候,不管是继续在本单位、本行业深耕,还是更换职业发展赛道,都会更有底气。

很多担纲经济社会发展重任的杰出人才,都是从基层、底层干起,从事过多种行业、职业,经受过多方面锻炼、锤炼,经历过多次失败、挫折。设若他们当初惧怕踏入基层,不愿从事看似不起眼的工作,怎能有后来的厚积薄发、脱颖而出?高校毕业生先找一份工作,稳定下来,再静下心努力追求、学习创造,心无旁骛、脚踏实地,定能离目标越来越近。

灵活变通、顺时顺势,可谓人生圭臬。在现今的就业环境下,高校毕业生不妨主动转变观念、调整心态,理性务实、放下身段,走出就业困境,走上就业坦途。

关键词: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