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热线

扎根检修一线的“电网医生” 世界快看点

2023-06-16 16:14:43 来源:中国劳动保障报

图为李征在记录变电设备数据。


(资料图片)

傍晚时分,位于国网冀北唐山供电公司的李征劳模创新工作室里灯火通明。该公司二次运检一班副班长李征和工作室成员们正在开展“变电站蓄电池组不停电跨接或更换单只蓄电池装置”项目试验。“这个项目成果可以减少变电站蓄电池故障造成的风险隐患,进一步提高电网运行的可靠性。”李征说。

钻研业务、革新技术、传承工艺……从业23年,李征始终扎根电网运维一线,凭着对电力事业的满腔热忱和不懈努力,从一名变电站值班员成长为一名高技能人才,先后获得全国技术能手、全国劳动模范、第十六届中华技能大奖等荣誉。

勤学苦练,锻造过硬本领

2000年大学毕业后,李征一直在变电站生产一线工作。刚参加工作时的他看不懂业务规程、不了解安全规范,甚至连电工的基础工器具--绝缘拉杆都用不好,在关键项目中一点也帮不上忙。

“虽然我是‘小菜鸟’,但也有大志气,我相信只要努力学习,终有一天也能练就一身真本领,掌握一手好技术!”怀着这样的信念,李征踏踏实实地跟师傅们学习,工作上遇到困惑和难点就记下来,回去对照书本仔细研究。渐渐地,他对变电站内设备参数指标、安全状态、周围环境及特点等都了然于心。

没有人是天生的能工巧手,每个技能人才的背后都有不为人知的付出和努力。从重大保电任务,到设备“疑难杂症”会诊,哪里有学习实践的机会,哪里就有李征的身影。几乎所有的节假日,他都是在变电站里度过的,不怕苦、不喊累,在工作中学习,在实践中磨炼,很快,他练就了一双快速识别设备缺陷和隐患的“火眼金睛”,成长为变电运维专业技术达人。

2019年,李征从变电运维专业转到二次检修专业。面对陌生的领域,他不仅没有丝毫退却,反而激起了学习干事的热情和韧劲。“学习是克服‘本领恐慌’的法宝,不懂就问,不会就学。”靠着不服输的劲头,李征几乎每天看书到深夜,每天利用工余时间钻研检修技术,只要有时间就跑到二次检修现场,向老员工请教问题、讨教经验。才来一个多月,光学习笔记他就记了两大本,理论和实际操作水平快速提升。

“不断学习,不断提升,用技能报效国家、回馈社会。”练就扎实技能,担当时代重任是李征的初心使命。2021年底,在北京冬奥会筹备阶段,他作为专家组成员参与设备验收和制定保电方案。“我提出的‘变电站蓄电池组带电检修技术方案’被采纳,发现并处理专用变电站交直流混线等设备隐患26项,让奥组委能源专家也为之折服,为点亮那场举世瞩目的‘冰雪盛宴’贡献了力量。”李征言语中洋溢着骄傲和自豪。

时间见证奋斗者永不停歇的脚步。参加工作以来,李征共发现变电站严重设备缺陷1228项,处理电网运行异常和故障457起,避免经济损失达4700多万元。

锐意创新,填补多项技术空白

“技能追求没有止境。既要埋头苦干、精益求精,又要创新前进、实干巧干。”除了做好日常工作,如何不断创新技艺,把活干得更快,更是李征常常琢磨的问题。

曾经,李征在工作中发现室外变电站设备架构上普遍存在飞鸟筑巢情况,极易造成设备短路甚至损坏,严重威胁变电站设备安全。“尽管站里也有‘超声波驱鸟器’设备,但鸟类没几天就适应了,值班员甚至能看到鸟在驱鸟器上停留。”他说。

为了解决这一隐患,李征不停地查资料、做试验,甚至用3个月时间自学编程,在一遍遍的研发、试验、修改、再试验中,终于研制出了“变电站专用激光自动驱鸟装置”,实现了激光驱鸟技术首次在变电站的实践应用。其研发的鸟类习性匹配系统为该领域首创,此项成果荣获全国电力职工技术创新成果奖二等奖、国家电网公司青创赛铜奖和河北省优秀科技质量成果奖。

随着工作经验积累,李征发现,经济和社会发展对电力系统供电可靠性、安全性要求越来越高,对电力职工技能水平要求也越来越高。“现在,电子系统技术更新也非常快,只有不断学习、探索创新,才能跟上电网发展的步伐。”李征说。

近年来,极端天气愈加频繁和强烈,城市电力系统屡受冲击,严重影响了人民群众的生活与经济社会的正常运转。为提高电力安全保障能力,李征萌生了研发“变电站智能防汛监控系统”的念头,但现实却给了他当头一棒。“在研发关键传感器部件时,众多科研院所和生产厂家均给予了‘不可能’‘国际上尚无先例’的答复,但不尝试怎么知道能不能成功呢?”李征说。

凭着倔劲和钻劲,李征带着几名青年员工,开展大量“头脑风暴”和千余次计算机模拟验证,最后,不仅攻克了关键传感器技术难关,还成功研制出集微气象智能预警、室内渗漏监测、主动防护、自动防倒灌及站内排水等功能为一体的“基于AI的变电站智能防汛监控系统”,填补了国际智能防汛技术空白。

截至目前,李征共完成科技创新成果68项,获得国家专利121项,4项科技成果填补行业空白,累计创效达9500多万元。

薪火相传,培育更多能工巧匠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培育更多电网技能人才,是我肩负的使命和责任。要不遗余力地把自己的经验传授给更多年轻人,为中国制造、中国创造需要培养更多高技能人才和大国工匠。”李征这样想,也这样做。他在积累工作经验、提升自身技能的同时,发挥“传帮带”作用,积极搭建科技创新平台,传承工匠精神,传授精湛技艺。

2013年“李征创新工作室”成立以来,李征始终秉承“出成果、出人才、出经验”的理念,积极开展导师带徒、“揭榜挂帅”、科研攻关“赛马制”等活动,将经验和技术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工作室成员,培养了一批既懂原理又精通实际操作的复合型技能人才。从事电气设备二次检修的陈雷雨就是其中之一。

“工作室有专业的设备和仪器,为我们提供了实际操作和施展技能的空间,而且,有征哥这样的榜样在身边,他身上执着专注、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让我们深受感染。大家学得有动力,干得有劲头!”陈雷雨说。

2015年,李征在“李征劳模创新工作室”的基础上打造了全国首个“公益劳模创新工作室”。随后,“地道桥积水覆冰监测报警装置”“路灯漏电报警防护装置”“智能温室大棚自动控制装置”“全天候果树、农作物驱鸟器”……一大批科技创新成果竞相涌现,为农民脱贫致富、建设美丽乡村作出积极贡献。

如今,与李征签过师徒合同的42名员工全部成长为高技能人才,团队共完成科技创新成果168项,其中,获评省部级及以上奖项108项,专利授权256项,总结提炼操作法、运行规程300余项,为企业创效达1.45亿元。

谈及未来发展,李征表示:“在平凡岗位上秉承初心、开拓创新、传承匠心,在工作实践锻炼中攻坚克难、创造非凡,扎根电网一线再立新功!”

(本文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关键词: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