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嘉峪关是明代万里长城西端的重要关口,也是古丝绸之路通往西域的咽喉要道,素有“边陲锁钥”“河西重镇”之称。
明洪武五年(1372年),明太祖朱元璋为消除元朝残余势力对西北边境的侵扰,派15万大军进入河西走廊地区展开清剿行动。征西将军冯胜看到嘉峪关一带“南有雪山,嵯峨万仞,北有紫塞,延袤千里”,是河西走廊防务的咽喉,便向朝廷建议在此地修筑长城和关隘。朱元璋批准了冯胜的奏请。史料记载,嘉峪关“初有水而后置关,有关而后建楼,有楼而后筑长城,长城筑而后关可守也”。到嘉靖十九年(1540年),历时168年,一道雄关终于建成。
(相关资料图)
而今,嘉峪关仍然是长城沿线保存最完整、最壮观的部分。如此庞大的建筑是如何修筑成的呢?通过嘉峪关的一块长城工牌,我们能窥到其中的奥秘。
1975年,考古工作者在嘉峪关长城墙体中发现一块石质工牌。工牌长19厘米,宽11厘米,厚2厘米,两面共刻有58个字:正面刻有“弟一工起”4个大字,右侧所刻小字为“嘉靖十九年七月初一日起,初十日止”;背面上部刻有“蔡止梅起”4个字,下面竖刻32个小字--“一工李清队起,二工梅喜队,三工王元队,四工侯勋队,五工位宗队,六工张昙队止。”这些字的内容包含施工的起止日期、督建官员和施工队领队的名字等信息,记录的是嘉峪关长城局部建造的情况。
从工牌所记载的内容来看,当年修筑嘉峪关长城时,是把工程分为若干个工段,每个施工队修建一小段。这一小段有多少米,至今已经无法考证。不过,根据工牌出土的地段和上面记录的起止时间可以看出,6支施工队是在10天时间里建成了一段长城。在当时的施工条件下,这样的进度还是很快的。
这些施工队是用什么工具建造长城的呢?在嘉峪关长城博物馆的展厅里,陈列着出土于长城附近的木质抹泥板、木斧、石夯以及用芨芨草编成的筛子等文物,它们就是修筑长城所用的工具。
据后世考证、还原,古人在建造城墙时,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先用筛子除掉黄土中的石块和大沙粒,再用米汤掺杂芨芨草等和泥,这样可以增加黄泥的黏性和坚固程度。接下来,用石夯夯实,盖上一层混杂麦秆和芨芨草的泥浆。最后,用抹泥板抹平,使城墙看上去光滑平整。
在夯筑城墙的过程中,有一点十分重要,就是用于筑墙的黄土中不能有活的草籽。否则,草一旦长出来,整个墙体就有开裂的可能。为了不让黄土里掺杂的草籽发芽,施工队想出了一个办法,就是将其炒熟或者蒸熟。
城墙夯筑完成后,督造官员要对工程进行验收。工牌是督造官员检查城墙夯筑质量的重要凭证,如果城墙出现质量问题,将按照工牌上记载的内容追究施工队的责任。验收的方法之一是,站在离城墙一定距离的地方,用弓箭射击墙体,如果箭能射入土墙,说明这段工程不合格,必须马上返工。城墙工程浩大,可以想象,嘉峪关长城中还埋藏着许多这样的工牌。
工牌是我们了解古代大型工程建设如何组织、管理的一条重要线索,也彰显出古代工匠的智慧。在嘉峪关关城的修建中,这一点尤为明显。
关城城墙高9米,城墙之上还修建了数十座大小不同的楼阁和墙垛,用砖数量巨大。当时,砖石全靠人工搬运。而修建关城所用的砖,都是在40里外的地方烧制的。砖烧好后,先用牛车拉到关城下,施工人员再往城墙上背。城墙太高,马道坡度又大,尽管有许多人背砖,但依然满足不了砌墙的需要,施工进度受到很大影响。
据说,一个放羊娃解决了这一难题。有一天,附近村子的一个放羊娃赶着羊群路过工地。看到人们正吃力地背运墙砖,他灵机一动,解下自己的腰带,两头各捆上一块砖,搭在山羊身上,再用手拍一下羊背,轻巧灵活的山羊就驮着砖、顺着马道快速爬上了城墙。匠人们看到后又惊又喜,纷纷效仿,大量的城砖很快就运到了城墙上。
利用冰道运石块,也是工匠们想出的妙招。建造关城需要大量长2米、宽0.5米、厚0.3米的石条,石条都是在附近的山上凿好,再运送到工地。没有起重和运输设备,石条的运输是一项大工程。
有一年冬天,一名工匠不小心在结冰的路面上摔了一跤。受此启发,他招呼其他工友在通往关城的路面上洒水。天气寒冷,路面很快就结了冰,形成一条冰道。工匠们把石条放在冰道上滑行运输,既快捷,又省力。
嘉峪关还流传着“最后一块砖”的故事。当时,主管官员给施工人员出了一道难题,要求预算用料必须准确无误。经过精确的计算,在工匠们的努力下,工程竣工时,所备的砖瓦木石只剩下一块城砖。这块砖就放在西瓮城门楼的檐台上,人们来嘉峪关游玩,都会去看看这“最后一块砖”。
嘉峪关长城堪称中国历代长城的经典之作,在168年的修筑历史中,这道雄关凝聚着数不清的工匠的血汗和智慧。一个工牌,让我们知道了李清、梅喜、王元、侯勋等六名工匠的姓名,我们也期待着更多的工匠能被人知晓、铭记。
(图为嘉峪关城墙和城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