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的苏州,小雨淅沥。一些人还在上班路上,货运司机马建聪已经出车回来了。
马建聪在苏州食行生鲜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上班。1月13日,结束当天第一次配送,他回到仓位作业区。货物已经打包好,杂乱地堆成小山,等着他整理、配送。看送货地址、对篮筐分类、摞成架推上车……同记者说话的工夫,他也没误活儿。
“我每天清晨4点到公司出车。”日复一日,马建聪沿着固定路线跑16个小区,把居民订的生鲜食品放进储物柜。这条线他跑了两年,对各个居民楼的位置烂熟于心。
(资料图)
2020年,时年31岁的马建聪从甘肃老家来到苏州,踏上新业态从业之路。再过几天,他将迎来在苏州的第3个春节。
“1600多公里。”他一下子说出苏州和家乡的距离。“前两年因为疫情没回去,今年索性也不回了。票难买,路途远,回去待不了几天,还不如在这里多干活。”
记者采访的几家平台企业中,像马健聪一样春节“留守”的新业态劳动者不在少数,包括快递员、配送员、网络主播等。他们选择留下来,除了考虑到个人及家庭情况,当地和企业推出的“留下过年”措施也很有吸引力。
“我们需要他们,城市也需要他们。”一家快递网点的负责人说,今年,企业采取发放新春红包等措施稳岗留工,一些岗位的留岗率达到50%。
来苏州之前,马健聪在老家干过外架工,开过大货车,都不太称意。聊起现在的工作,他很满意:“能用上我的驾驶技能,送货也灵活自由,而且有社保,干得很安心。”
这份安心,离不开苏州市人社部门对新业态用工的服务、引导和监督。
“这几年,我们创新举措、补上短板,包括推动非全日制从业者参加工伤保险、试点职业伤害险、签订集体合同等,平台企业用工更加规范,从业者的权益更有保障了。”苏州市人社局劳动关系与监察处处长曹隽介绍。
他带记者来到另一家公司,了解送奶工这一群体的劳动保障情况。
送奶工的劳动纠纷,一度让这家公司人事主管头疼。原来,送奶工大多是非全日制从业者,凌晨送奶,天亮后回归主业。他们没参加工伤保险,事故发生率却很高。怎么办?
“针对这类问题,我们积极推进非全日制从业者参加工伤保险。”曹隽告诉记者,“这一举措,让送奶工、兼职骑手等劳动者的权益保障更加牢靠。”
平台企业感受到了变化。“现在,送奶工的流失率和缺失率低多了,大家觉得干活有保障。”该公司负责人陈经理说,今年春节期间,不少送奶工仍能正常派送,公司业务基本不会受影响。
谈到问题,曹隽也直言不讳:“有的平台层层转包乱象依然存在,导致劳动关系确认难、违法行为查处难。新的一年,我们将对症下药,强化监管,把新业态从业者权益保障工作做得更精细、更精准。”
马建聪没有转包的烦恼,整天一门心思扑在送货上。预计春节期间,他每天的配送量超过1000单。
越来越完善的权益保障,给新业态劳动者带来了更加稳定的职业预期。谈到今后打算,马建聪说:“竞聘小组长、部门主管,我想在这个行当一直干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