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热线

资讯推荐:健全政策保障体系 提高灵活就业质量

2022-08-18 16:00:43 来源:中国劳动保障报


(资料图片)

近年来,随着新业态新模式的加快发展、劳动者择业观念的不断变化,灵活就业已成为劳动者就业增收的重要途径,对拓宽就业新渠道、培育发展新动能发挥了重要作用。在灵活就业快速发展的同时,相关政策保障还存在短板,与灵活就业人员的需求还存在一定差距,需要积极创新举措,进一步完善灵活就业人员权益保障政策体系。

完善社会保险制度。当前灵活就业人员参加职工社会保险的比例偏低,这既反映出部分灵活就业人员急于挣快钱的问题,也反映出现行职工社会保险制度还不能完全适应灵活就业人员流动性大、薪酬不稳定的特点。除个别超大城市外,各地应在加强社保政策宣传的基础上,尽快放开灵活就业人员在就业地参加职工社会保险的户籍限制,做到应放尽放;破除灵活就业人员社保关系转移接续隐形壁垒,优化经办流程和服务,保障社保关系跨地区顺畅转移接续;因地制宜研究适当降低灵活就业人员参加职工社会保险的缴费比例,减轻灵活就业人员参保负担,激发参保积极性,推动更多灵活就业人员纳入职工社会保险体系。

强化职业伤害保障。现行工伤保险制度主要针对单位职工,灵活就业人员没有单位依托,难以纳入现行工伤保险制度,难以获得相应保障。外卖骑手、网约车驾驶员等平台从业人员,在交通安全方面承担较高风险,对职业伤害保障的需求更加迫切。应加快在平台从业人员中落地实施职业伤害保障制度,优先解决平台从业人员后顾之忧;积极研究灵活就业人员个人参加工伤保险的可行性办法,进而探索建立适用灵活就业人员的工伤保险制度;鼓励建立多层次的保障体系,引导商业保险公司进一步优化开发适合灵活就业人员的人身伤害商业保险,扩大保障范围,放宽理赔限制,提高保障水平。

改善就业环境。外卖骑手、快递员、网约车驾驶员等从事生活服务业的灵活就业人员,已成为支撑社会生产生活正常运转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但他们在日常工作中仍存在着一些不便,如外卖骑手进入社区、商场送餐时经常受到不合理阻挠,网约车驾驶员经常面临就餐难、停车难、如厕难等问题。为此,应宣传引导社会各界改变传统就业观念,充分尊重灵活就业人员,带动社会力量为灵活就业人员提供关心关爱服务,如为外卖骑手提供更加便捷的通行条件,避免无理由的禁止进入;在机场、车站等交通枢纽设置网约车专属停车位,解决停车难题;提高工会“暖心驿站”等服务平台的覆盖范围,为灵活就业人员提供政策咨询、歇脚休憩、饮水充电等服务,进一步优化就业环境。

提供组织依托。灵活就业人员流动性大,就业岗位不稳定,缺少对自身权益协商、交流和表达诉求的话语权,在精神上缺乏职业归属感。为此,应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工会等组织作用,根据灵活就业人员特点,建立区域或行业性组织,吸纳灵活就业人员成为会员,积极提供困难帮扶、法律援助、事务代理、文体活动等服务,并代表个人向经营服务对象提出诉求意见,帮助协商解决矛盾纠纷,增强灵活就业人员的归属感和获得感。

加强公共服务。与单位就业人员相比,灵活就业人员在进城落户、子女教育、住房保障、就业服务等基本公共服务方面,还未完全实现同城同待遇。各地应以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目标,放宽灵活就业人员的落户门槛,将灵活就业人员以及配偶和未成年子女纳入租赁落户、居住就业落户的保障范围;加大保障性租赁住房供给,为灵活就业人员融入城市提供住房保障;将灵活就业纳入公共就业服务范围,在交通便利、灵活就业人员求职集中的地点设立零工市场,完善配套设施,提供政策咨询、岗位供求、职业培训、用工协议签订指导等服务;加快推进线上零工市场建设,实现网上招工找活“点对点”精准对接,强化网络平台实时管理,形成线上线下服务相融合的发展格局,为灵活就业人员和用人主体提供全天候就业服务。

优化社会救助。灵活就业人员抵御经济和社会风险能力相对较弱,本人或家庭成员在遭遇突发事件、意外伤害、重大疾病等变故时,基本生活出现困难,更需要社会救助。尽管各地已基本将灵活就业人员纳入了社会救助范围,但因灵活就业人员收入不规律、不稳定,在申请社会救助时,相关部门难以及时准确核查家庭经济水平,对申请享受社会救助造成一定影响。应进一步建立相关部门的信息共享制度,综合利用政务大数据分析掌握灵活就业人员家庭经济水平,提高核查效率,压缩核查时限,确保灵活就业人员及时享受社会救助。

关键词: 社会保险 工伤保险 从业人员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