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热线

全球观天下!驰而不息转作风 为民服务不停步

2022-07-06 06:00:49 来源:新华网

“今天再晚也是早,明天再早也是晚”。如今,这成为云南省每一名人社系统干部职工提升服务效率的共识。

形成这样的共识并不容易。


(资料图)

面对人民群众对精细化服务的期待,面对人社业务不断拓展的崭新挑战,面对系统内部常年累积的惯性思维,云南省以刀刃向内的决心和勇气,动真格、下功夫、破难题,全力打造人民群众满意的云南人社服务。

“作风就是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对人社部门来讲,行风建设是永恒的主题。2018年以来,我们强化政治引领、责任担当,突出人社为民、服务至上,将人民满意作为行风建设的唯一标准,把行风建设的成效体现到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各个方面。”云南省人社厅厅长杨榆坚说。

服务延到边 精神拓到底

“您好,请问您到这里上班多长时间了?公司给你缴社保了吗?”

日前,在楚雄州永仁县赛丽茧丝绸有限责任公司,一队身穿蓝色小马甲的人社局工作人员,耐心询问该公司职工的参保情况。

“我们公司从事蚕茧收购和生丝、丝制品加工和销售,就业人员比较多,人社局的同志走进企业,为我们送来了社会保险政策宣讲服务,就像一场及时雨。”赛丽茧丝绸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苏元金说。

群众的欢迎是最大的动力。

2022年,楚雄州、县两级组建了11支有朝气、接地气的社保服务先锋队,走出机关、走出柜台、走出窗口,走进社区、走进厂舍、走进村组,深入基层、深入一线,把政策给群众讲清楚、讲明白,用身边具体事例让群众对养老保险政策“看得懂、算得清、会办理”。

这样的实践,让群众切身感受到了人社服务就在身边。

莲池村委会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袁红尧对此感触很深。“现在村民生活好了,外出打工的人越来越多,就业、社保政策又特别专业,人社部门的同志来到村民家门口讲政策、送服务,既实用又方便,大家都很欢迎。”袁红尧说。

如何转作风,进一步优服务--这是云南省人社系统每一名干部职工始终绷紧的一根弦。

云南省先后出台《关于全面提升人社服务质量的实施意见》等系列文件,组织“立足职责找差距、结合岗位查问题、提质增效促跨越”大讨论,深入开展人社政策“大竞赛”、人社岗位“大练兵”、人社业务“大比武”、人社知识“大讲堂”活动,广泛开展“十大优质服务集体”等评选活动,认真抓好“人社服务标兵”宣讲,找准问题,压实责任,激发活力,增强效应。

几年来,云南省全面组织人社政策“进社区、进乡村、进企业、进学校、进家庭”宣传活动,制定人社政策解读“一本通”,推进线上、线下“两手抓”,发送公益短信5166万条,发放宣传资料203.34万份,服务社区489个、村镇3912个、企业6186个、学校906个、家庭180174个,推动人社惠民政策举措快落地、早见效。

狠抓标准化 打造“样板间”

6月15日,华夏银行昆明支行的一名工作人员因工作调动到玉溪市,其社会保险参保关系需异地转移,申请办理单位使用手机登录社保网上办事大厅,分别提出停保和续保的申请,两地社保经办机构即刻进行审核。该项业务全程无人员接触,即刻完成了办理。

“通过‘打包办’、‘提速办’和异地经办流程,我们真正实现了‘不见面、掌上快速办理’,让群众免受异地办理奔波之苦,节省了时间和精力,最大程度保证办理的准确率。”负责办理此项业务的玉溪市社会保险局参保管理科工作人员郑光波说。

群众的赞誉是最好的褒奖。

玉溪市通过精细化的管理,确保优质的服务,增强了窗口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提升了群众和企业的认可度和满意度。截至2022年5月底,该市人社窗口无举报投诉、无差评,好评率达100%。

玉溪市的生动探索是云南省推进人社行风建设的缩影。

云南省人社部门结合实际,在国家标准确定的人社部门负责18项基本公共服务项目基础上,梳理出人社领域基本公共服务项目共47个主项、167个子项、256个实施项,涵盖了社会保险经办服务、劳动用工指导和就业创业服务等多个领域技术标准,修订完善《业务手册》和《办事指南》,实现服务事项、服务流程、服务标准、服务形象“四统一”,形成服务规范、服务跟踪、服务评议、服务督办“链条式”管理体系。

作为云南省着力打造的人社优质服务“样板间”,昆明市呈贡区依托“智慧人社”服务平台建立“两分四设”的综合柜员制模式,以市、区两级人社公共服务事项为蓝本,通过“厅、网、端”业务协同,打造“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统一窗口出件”经办模式,实现了企业群众办事线上“一次登录、全网通办”,线下“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推动人社服务从部门“小综窗”到人社“大综窗”服务转变。

几年来,云南省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省本级人社权责事项从原来的169项精简到57项,取消待遇领取人关系证明、就业证明等60余项证明材料,免予提交纸质申报材料事项占比89%,承诺件办理时限压缩69%,最多跑一次事项占比93%,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率达到96%,全程网办事项占比73%,群众办事更便捷、更省心。

温馨小窗口 彰显大民生

人社服务窗口是联系民生最紧密、服务群众最直接的第一线。

“以前老人说白族话业务员听不懂,老人也听不懂普通话,现在成立了白语窗口,白族老人办业务方便多了,这样的窗口是真心为我们老百姓服务的!”大理州白族群众王宇月感慨地说。

群众的需求在哪里,改革的方向就指向哪里。设立“白语党员先锋岗”,就是大理州回应群众期待的改革举措。

“我们坚持问题导向,瞄准群众办事‘痛点’靶向发力,推行‘白语党员先锋岗’服务模式,开设了‘办不成,我来帮’服务窗口,为群众办实事,切实打通了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米’。”大理州大理市人社局局长周雪蓉说。

这样的创新赢得群众的点赞。

针对少数民族众多的特点,云南在少数民族聚集区人社服务点设立“双语窗口”,开展少数民族语言引导服务,确保办事群众听得懂、办得了;针对部分群众“办事找不到门”的问题,推动8800多个服务网点上线高德地图,每个网点都有名称、有图片、有地址、可定位;针对群众出行不便、“跑腿多”的问题,全面推行“一部手机办事通”,上线服务事项60个,云南人社12333手机客户端注册用户611.5万人,提供服务5873万人次,实现群众办事“指尖可达”“掌上可办”。

几年来,云南省优化便民服务,在全省实现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缴费、待遇领取、查询咨询“三个不出村”;推进人社快办行动,退休、工亡等“一件事”实现“打包办”,对高龄、残疾、独居、失能老人等特殊群体,开展适老化关爱服务,提供“上门办”服务。

“我们将以永远在路上的恒心和韧劲,毫不松懈、持之以恒地打造人民群众满意的云南人社服务。”云南省人社厅副厅长郭品说。

关键词: 人民群众 少数民族 工作人员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