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月,“千企百校·智汇滁州”高校毕业生集中云招引活动在滁州启动。徐浩摄
近年来,滁州市每两个月举行一次企业家座谈会,广泛听取企业在用工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图为不久前,博西华电器有限公司高管在座谈会上发言。 叶传龙摄
今年1月,滁州市人力资源协会开展“送您回家过年”与“接您返岗就业”活动,确保疫情期间用工稳定。汪军摄
2021年12月,来安县举办“就业何必在远方,家乡就是好地方”专项招聘会,引导重点群体实现就地就近就业。叶传龙摄
近年来,滁州市持续推动“技工大市”建设。图为2021年9月,滁州永强汽车制造有限公司的技术工人在进行部件焊接。叶传龙摄
滁州市通过村企联建、财政专项资金扶持等方式,拓宽劳动者就业渠道,吸纳村民就近就业。图为今年1月,滁州市汊河镇小李庄的智能联动温室大棚内,工人在为草莓去枯叶。叶传龙摄
近年来,滁州市人社部门采取多种形式提升妇女就业能力。图为2021年11月,来安县组织开展花艺茶艺培训。叶传龙摄
近年来,面对新冠疫情带来的影响,安徽省滁州市人社部门在摸清企业真实用工需求的基础上,拓宽招工渠道,创新招工方式,真情稳岗留工,着力破解企业用工难题,为促进经济平稳发展和企业正常生产运行保驾护航。今年以来,他们已帮扶各类企业招聘用工4.75万人,完成全年用工总需求的88.5%。
发挥 “五方作用”
“确保企业招工留工,不能靠人社部门一家唱‘独角戏’。各方要厘清责任,明确分工,形成合力。”滁州市人社局局长罗圣权说。
近年来,滁州市人社部门按照“政府主抓+园区主责+企业主体+市场主导+高校主场”的工作思路,积极发挥“五方作用”,合力打好确保企业用工组合拳。
政府通过搭建全市企业招工服务平台、开展“2+N”现场招聘会、组织企业参加“两皖劳务对接”联合招聘活动等,抓好就业市场供需调度,全力保用工、稳就业。
园区负主责,通过遍访重点用工企业,摸清企业普工、技工等各类人才的用工需求,完善企业用工方案,建立包保责任制和需求清单。
企业充分发挥主体作用,今年以来,通过各类媒体平台发布季度用工需求1.9万个;3600余家企业携14.3万个岗位参加各类招聘活动332场,达成就业意向1.4万人。
以市场为主导,人社部门积极调动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的帮招积极性,鼓励人力资源公司与企业开展劳务合作。同时,开拓市外劳务合作市场,鼓励企业到低风险地区开展劳务招聘;结合“送员工回家过年”活动,赴甘肃、河南等地开展劳务对接。
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是就业工作的重中之重。滁州市人社部门以“千企百校·智汇滁州”高校毕业生集中云招引活动为抓手,全力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3月份,在安徽科技学院举行的首场活动中,近百家优质企业提供岗位2300余个,近千名大学生现场互动,3000余人云端对接,观看直播人数达35万余人。
开辟 “五条路径”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人力资源是企业发展的第一资源,也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源头活水。近年来,滁州市人社部门扩大招工引才视角,通过挖掘潜力、外引扩容、吸引回流、提技赋能、直播带岗“五条路径”,保障企业用工需求,推动实现更充分、更高质量就业。
借助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滁州市人社部门摸清了全市劳动力构成基本情况:全市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95.6万人,未外出就业约160万人。针对大量未外出就业人员,人社部门通过开展送岗上门活动,力促其实现就地就近就业。
与此同时,滁州市人社部门进一步加大与云南、贵州、四川等劳动力资源富集省份的合作力度,推动外引扩容。截至目前,该市共建立市外劳务合作基地12个,2021年共招引外地劳动力2.8万人。
为吸引人才回流,滁州市人社部门组织2.7万名有本地就业意愿的返乡人员参观当地经济园区;依托太仓、丹阳等滁州籍外出务工人员工作站,“点对点”向在外务工人员发布当地企业用工信息,引导他们返乡就业创业。
帮助劳动者提技赋能,是化解结构性用工矛盾的一大举措。今年以来,滁州市人社部门通过组织开展技工大省技能培训民生工程、就业技能培训等项目,培训人员近1.3万人,为有培训需求的46家企业实施稳岗就业以工代训3000余人,支出补贴达139万元。
此外,滁州市人社部门还利用直播带岗的“云招引”方式,广纳八方英才。今年以来,他们已邀请全市42家重点用工企业提供岗位1.3万个,举办直播带岗招聘18场,在线观看人数达57万人次,5900余人达成就业意向。
保障 “五大群体”
吴家旭原是滁州博西华电器有限公司的一名员工,失业后,他参加了当地人社部门组织的技能培训。1月份,吴家旭通过“春风行动”招聘,被滁州养元饮品有限公司录用。“工资待遇比以前提高了不少!多亏参加了人社部门组织的技能培训!”吴家旭高兴地说。
吴家旭通过人社部门提供的就业帮扶实现就业,是近年来滁州市人社部门多措并举做好进城务工人员、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失业人员、退捕渔民“五大群体”就业工作的一个缩影。
今年以来,滁州市人社部门通过就业招聘、技能培训、载体吸纳等举措,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6万余人;遴选就业见习基地376家,开发就业见习岗位3032个,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创造条件;出台《滁州市退役军人就业创业优待若干措施》,鼓励退役军人自主就业创业,开展“就业起航”退役士兵专场招聘会9场,帮助1235名退役军人实现就业;发挥失业保险“稳就业、防失业、保生活”作用,为1.4万余人次发放失业保险金近2000万元,帮扶1700余名失业人员、1.5万名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再就业;帮扶400名退捕渔民转产就业。
坚持 “五个结合”
稳定企业用工,说到底,既要“招得来”,还要“留得住”。近年来,滁州市人社部门坚持政府与市场相结合、招工与引才相结合、用工与留工相结合、线上与线下相结合、新老宣传方式相结合,全力保障企业招到并留住适用人才。
“我们冠名班的学生很抢手,他们上手快,很受用人单位青睐,已成为学院的一大品牌。学生入职后,薪资也高。”说起冠名班学生的就业情况,滁州职业技术学院院长助理、招生就业处处长穆松颇感骄傲。
办起冠名班,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加大技工学校订单人才培养力度,这是滁州市人社部门推动招工与引才相结合的典型案例。
为更好地“留住人”,滁州市出台了一系列人才住房补贴优惠政策,并通过改善园区工作和生活设施、引导企业提高薪酬待遇等,吸引人才在滁就业创业。春节期间,他们还对主动留滁、不返乡人员,每人发放1000-1500元不等的“留岗红包”。
此外,他们还通过常态化开展“周三招工”“周六招才”线上招聘活动,推动招工引才多元化;通过在市政府网站及“两微一端”开设“人社政策面面观”专栏,全面宣传和解读惠企稳工政策。
优化 “五项服务”
“感谢零工驿站,帮助我在短时间内找到了合适的就业岗位。”日前,求职者何东伟在被滁州永谐科技公司录用后高兴地说。
近年来,滁州市人社部门持续优化政策服务、快办服务、延伸服务、创新服务、维权服务,营造良好的用工环境。
除继续实施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政策、持续推进“人社服务快办行动”外,他们还积极开展一系列延伸服务。如推广人社·银行一体化服务,打造3公里就业圈,打造“零工驿站”、为灵活就业人员提供就业岗位等。为减轻疫情影响,滁州市优化新设了14条上下班公交专线,实现员工“出家门、上车门、进厂门”一站式服务。
此外,滁州市人社部门还创新开展“用工周转池”制度,编制企业用工调剂方案,鼓励同类型企业春节假期错峰生产、调剂用工;启用“农民工权益保障监管系统”,聘任专职律师、退休法官担任兼职仲裁员,设立劳动人事争议派驻仲裁庭和劳动监察流动维权站,优化维权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