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北京3月24日电(记者 阚枫)24日凌晨,张文宏再次发声,这次是在上海新增本土感染者连续4天超过500例的时候。这波奥密克戎确实来势凶猛,3月以来,我国31省份的累计本土感染者已经超过5万人。
当前的本土疫情形势,确实复杂严峻,但远不至于悲观。
以上海为例,我们先分析这波疫情的两大突出特征,
第一,无症、轻症多,3月23日,上海新增本土确诊病例只有4例,但无症状感染者高达979例。按照专家的解释,这一方面因为奥密克戎“毒力”变弱了,一方面也表明,我们大面积接种疫苗后,“免疫墙”的作用更为凸显。
第二,感染者短时间内激增。说明奥密克戎更狡猾,传播力更强,而大量无症状感染者又导致传播链更隐秘,增大防控难度。
3月18日,在上海市长宁区一处临时核酸检测采样点,民众有序进行核酸采样。殷立勤 摄这波疫情的拐点虽尚未出现,但形成拐点的条件已经逐步具备。
以此次上海为例,一个向好的迹象已然悄悄出现:非管控区域全员滚动筛查的病例占比逐渐走低,仅占总病例的10%,这预示着社会面的疫情正在逐渐受控。
常态化疫情防控两年来,起伏不止的疫情对正常生活的干扰的确令人疲惫。在一个人口近2500万的世界级大都市防控奥密克戎,上海的工作,的确难上加难。
但,“躺平”或者“弃疗”行吗?当然不行。对于我们这个14亿人口,且有庞大老龄人口的国家来说,选择向疫情“躺平”,是一种既不尊重科学,也不尊重生命的态度。
未来的生活怎么办?张文宏给出了自己的看法:今后抗疫,维持生活正常化应该跟动态清零同样重要。
3月16日,上海长宁区仙霞路某小区,居民正有序进行核酸检测。张亨伟 摄的确。3月17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已经明确:“采取更加有效措施,努力用最小的代价实现最大的防控效果,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那么,什么样的措施会更加有效?答案是:精准。
国家卫健委最新版的《区域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组织实施指南(第三版)》,已经将之前的“全员核酸检测”调整为“对划定的区域进行核酸检测”,“全员”变成“区域”,区域大小由疫情防控需要决定。新指南发布当天,上海就把“强化‘采、送、检、报’全流程协同和精准调度”列为当前防控的工作重点。
正如张文宏所言,上海这次战疫,不搞“一刀切”,希望在尽量无疏漏筛查的同时能够最小化影响生活,这肯定不容易,也难免不顺利,但也正显示了我们绝不走抗疫回头路的决心。
战疫两年,我们依然要坚信:最后的胜利就在“再坚持一下”的努力之中。(完)
关键词: 核酸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