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天津6月8日电 题:300万年前剑齿象头骨化石何以叙说地球生态文明?
——专访天津自然博物馆副馆长匡学文
【资料图】
作者 张少宣 王在御
1914年,法国地质学家、古生物学家、考古学家桑志华(Emile Licent)到中国科考,从宁夏灵武县到内蒙古赤峰都曾留下他的足迹。桑志华说:“我自己采集的东西,我要留在这里,不带走。”1938年回国时,他将藏品都留在了其创建的天津北疆博物院。
2024年,将迎来中法建交60周年。值此之际,天津自然博物馆副馆长匡学文接受中新社“东西问”专访,讲述自然博物馆前身北疆博物院镇馆之宝——师氏剑齿象头骨化石的前世今生,以及中法间的友谊和借由化石诉说的地球文明脉络。
现将访谈实录摘要如下:
中新社记者:当年,桑志华如何发现这具完整的师氏剑齿象头骨化石?
匡学文:1934年6月,桑志华从天津乘火车至北京,再到石家庄,然后向西南进行野外考察。经过阳泉、和顺、辽县(现左权县)等地,最后到达山西榆社,榆社县云簇镇林头村一位荷兰神甫主持的天主教堂是桑志华的落脚点。此后一个半月里,桑志华对榆社盆地开展了大规模野外调查和发掘,带着王连仲和鲁二两人作为助手和保镖。几天后,受聘于北疆博物院的昆虫学家汤道平也参与其中。
由于化石众多,桑志华组织当地十几位民工进行挖掘,后来又增加了被大家称为“老郝”的一位当地农民,他在发掘化石的过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组织和协调作用。当完整的剑齿象头骨被发现,桑志华兴奋得和大家相拥而庆。
中学时期的桑志华(后排左四)。(翻拍照片)王在御 摄1934年桑志华团队在山西地区发掘化石。(翻拍照片)王在御 摄从早期的野外发掘照片中,可以看到桑志华采集和运送大型化石已采用打“皮劳克”的办法,这个方法至今依然在考古界沿用。“皮劳克”是俄语音译,意为“石膏壳”。在发掘过程中,专家在野外浇筑石膏包,再将化石包在已定型的石膏壳内,并对石膏包进行产地、发掘点和序号的编写。
它像特制的蛋壳一样,在运输中实现对化石的保护。回到实验室后,研究人员根据有关记录,判断开包位置,用锯条打开,去掉“皮劳克”,再对化石进行清理、研究、修复等工作。
桑志华在山西榆社采集的哺乳动物化石曾装满60大箱,其中,就包括这具距今约300万年的师氏剑齿象头骨化石,主要租用骡子和驴等交通工具将其从榆社运回天津。
北疆博物院科学考察路线图(1914-1935)。王在御 摄1922年,骑着骡子进行考察的桑志华,以及路线图。(翻拍照片)王在御 摄中新社记者:这具化石的特殊性和研究价值体现在何处?
匡学文:师氏剑齿象是一种生存于数百万年前的古代象类,其拉丁学名是Stegodon zdanskyi。在中国,它还有一个广为人知的名字“黄河象”。师氏剑齿象由英国古生物学家胡步伍(Hopwood)于1935年命名,正型标本是一件购买自上海的下第三臼齿的前半部分化石,它只为该物种的命名提供了臼齿特征的对照参考,但仅凭一颗臼齿还不能确定该物种的其他骨骼特征和产地、地层信息。
2023年5月7日,民众在天津北疆博物院参观师氏剑齿象头骨化石。佟郁 摄1937年,法国地质古生物专家德日进(Pierre Teilhard de Chardin)和昆虫学家汤道平在专著《山西东南部之象类化石》中将该头骨及同类标本划分为师氏剑齿象,不仅为师氏剑齿象提供了更多的头骨特征信息,还准确提供了化石产出地、层位和地质时代信息,并认为它是华北三趾马动物群的一员,时代为距今300万年前的早上新世。
汤道平在天津。受访者 供图剑齿象用于咀嚼东西的颊齿(前臼齿和臼齿)延伸很长,每枚颊齿的齿冠上长有很多较低的横嵴,甚至在一些晚期剑齿象中,第三臼齿的横嵴可以多达12排或13排,说明它们已经很好地适应了粗糙的草类食物。伸长的颊齿使牙齿以新的方式排列,即接替式往前推进生长。
从北疆博物院的这件标本,可以看出其头骨高高隆起,左右两边牙齿均仅有一颗在使用。榆社盆地中剑齿象、三趾马、大唇犀、鹿、羚羊等各种体型食草哺乳动物化石的大量存在,以及独特的地层信息,表明该地区至少自上新世开始,就逐渐向着更温暖潮湿的气候转变。
结合其他化石种类及地层研究,不难推测,新生代晚期榆社地区河湖纵横,气候炎热,各种猛兽栖息于此,羚羊、鹿及各种水生动物,和生长在河湖岸边的树林、灌木等,构成了一个繁茂的生态圈。
上世纪30年代北疆博物院的师氏剑齿象头骨化石照片。桑志华 摄中新社记者:该化石的出土对研究地球地貌特征有着怎样的意义与价值?
匡学文:师氏剑齿象是已知的剑齿象属中最大的一个种,它在榆社的大量出土,进一步说明师氏剑齿象是中国北方较常见的剑齿象种。其特征及分布,对研究新生代晚期长鼻类在中国甚至是亚洲腹地的扩散演化,提供了强有力的化石证据。
师氏剑齿象目前主要发现于黄河中上游地区,包括甘肃、陕西和山西等省。而中国最早出现的剑齿象是发现于榆社的桑氏剑齿象。从距今约650万-550万年,到距今约500万年的时候,剑齿象在亚洲非常繁荣。随着晚上新世(距今约300万年)气候的急剧转冷,剑齿象退入中国南方,以东方剑齿象为代表。
1935年,桑志华以天津北疆博物院的名义在中国地质协会会刊发表了《山西中部的上新世湖泊沉积序列》(The pliocène lacustrine series in Central Shansi)一文,指出榆社地区存在着连续完整的沉积层,是中国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完整的上新世部分。桑志华采集的榆社哺乳动物化石数量多、种类多,成为中外科学研究的重要资料。包括这件头骨在内的象化石,保存之佳、数量之繁与种类之丰富,均堪称中国第一。
桑志华正在实验室工作。(翻拍照片)王在御 摄通过研究化石,人类可以了解地球地质历史、生态系统演变规律和未来演化趋势。化石是地球历史书中的精彩文字,研究剑齿象可深入了解中国新生代晚期气候、环境和生物多样性。同时,也提醒我们生态系统的脆弱性。
中新社记者:关于古生物研究,北疆博物院曾展开哪些国际合作?
匡学文:1980年,由联邦德国美因兹大学古生物研究所所长托宾教授、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陈冠芳、天津自然博物馆李玉清三人组成的团队,对中国的乳齿象化石进行了研究,其中就包括这件有名的师氏剑齿象头骨。
他们先后于1986年和1988年,共同发表了《中国新第三纪晚期和更新世早期的乳齿象》(I、II)。该书阐述了中国乳齿象(哺乳纲、长鼻目)的进化、古生物地理及古生态等。该科研成果引起国际古生物界关注,同时也提高了天津自然博物馆馆藏标本的科学水平和保存价值。
2023年5月7日,民众在天津北疆博物院参观。佟郁 摄自1987年,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天津自然博物馆和美国纽约自然历史博物馆等共同组织了对榆社盆地地质(包括古地磁测定)及哺乳动物化石全面系统的再研究,上新世的“榆社新生代动物群”填补了世界地质历史和古生物化石研究的空白层位。
近几年,依托桑志华在北疆博物院留下的近2000件榆社化石标本,天津自然博物馆还加强与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密切合作,参与邱占祥院士所领导的榆社科考团队,对榆社盆地的古哺乳动物群、古生物多样性以及盆地的地层学、古地理、古气候等进行野外联合科学考察和研究,并取得长足进展。
天津外国语大学院内,被誉为20世纪30年代世界上“第一流的博物院”——北疆博物院。佟郁 摄中新社记者:为何说北疆博物院是连通中法间的一座文化桥梁?
匡学文:借由北疆博物院,天津与巴黎长期开展合作,共同探求人类文化。1923年,法国国家自然历史博物馆派遣德日进来到中国与桑志华联合组成“法国古生物考察团”进行首次考察,并在宁夏灵武的水洞沟首次发现了东方旧石器时代地层,发掘出大量的旧石器时代石器。
1923年,德日进与桑志华在萨拉乌苏(今鄂尔多斯)发现的旧石器时代文化层。(翻拍照片)王在御 摄随后,“法国古生物考察团”1924年4月8日从辽宁锦州出发,前往内蒙古赤峰和林西,并在这两地发现新石器时代遗址,获得了丰富的新石器时代石器以及动植物标本。
北疆博物院赠送法国国家自然历史博物馆价值最高的礼品,是1922年发掘的一架披毛犀的全部骨骼。至今那具骨骼依然在法国国家自然历史博物馆展出,并沿用着北疆博物院的馆藏编号。而这具骨骼的“姊妹”则在北疆博物院展出百余年,编号TNP00114。
这种跨越时空的联系,不仅是中法友谊的象征,未来还将继续见证北疆博物院与法国国家自然历史博物馆的更多交流合作,让文物“活起来”,让文明“流动起来”。(完)
受访者简介:
匡学文,现为天津自然博物馆主管藏品和文物保护技术的业务副馆长,副研究馆员;中国古生物学会科普工作委员会委员,天津市文物博物馆学会副理事长。1996年成都理工学院(成都理工大学)地质系“地层学与古生物学”专业毕业,理学硕士,同年进入天津自然博物馆从事藏品保管、研究、展陈设计和科普教育宣传等工作至今。发表论文十余篇,其中2篇发表于Nature(合著),著有《化石收藏》《博物馆里的中国——破译化石密码》等科普图书5部、科普文章30余篇。主持和参与多项馆内外展陈设计与布展工作,其中2项基本陈列分别获得1998年度、2014年度全国十大精品奖。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