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热线

古诗里的“春节”

2023-01-28 13:11:05 来源:深圳侨报


【资料图】

古诗里的“春节”

闵卓

由于古人采用的历法是农历,也称阴历,所以古人过的元旦实际上是如今的“春节”。元谓“始”,旦谓“日”,元旦意为“初始之日”。在汉朝之前,元旦的日期在各朝多有变动,直到汉武帝刘彻恢复夏历,定每年正月初一为元旦,元旦的日期才算固定下来。

“守岁阿戎家,椒盘已颂花。盍簪喧枥马,列炬散林鸦。四十明朝过,飞腾暮景斜。谁能更拘束?烂醉是生涯。”这是唐朝诗人杜甫的《杜位宅守岁》。唐朝的元旦相当于如今的春节,自然也有了除夕夜守岁这一说法,诗句中的“椒盘已颂花”透露出唐人在年节之时,有以盘盛椒的习俗,即将椒撮点于宴席的酒杯中,有新年祝贺的意思。

唐朝诗人孟浩然的《田家元日》有“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我年已强仕,无禄尚忧农。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该诗记录了春节前后的天文变化:春节前,北斗七星的斗柄还指着北,但春节过后,就指向东方了。诗中农家人推测新的一年的自然气候,都预测说是丰年,在一旁的诗人也忍不住欢愉期待起来。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这是宋朝王安石的《元日》。诗句描绘了一幅其乐融融过春节的图景。在宋朝,春节又称“正旦”“元日”“旦日”。在这一天,宋人会同今人一样用燃放烟花爆竹的方式来庆贺新年到来。不仅如此,宋人庆贺新年伊始的诸多传统都沿袭至今,如祭灶神、贴门神、吃饺子、守岁、拜年、放鞭炮等。

“萧疏白发不盈颠,守岁围炉竟废眠。剪烛催干消夜酒,倾囊分遍买春钱。听烧爆竹童心在,看换桃符老兴偏。鼓角梅花添一部,五更欢笑拜新年。”这是清代孔尚任《甲午元旦》,短短几句,却提到六种年俗:围炉守岁、分岁、压岁、燃爆竹迎新春、贴春联、拜新年。守岁和压岁的提法我们现代人并不陌生,那么“分岁”是什么意思呢?西晋周处所作的《风土记》有云:“除夕之夜,各相与赠送,称为‘馈岁’;酒食相邀,称为‘别岁’;长幼聚饮,祝颂完备,称为‘分岁’;大家终夜不眠,以待天明,称曰‘守岁’。”

中华民俗代代相传,变的是时间,不变的是民族记忆。

关键词: 甲午元旦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