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图)
【解说】“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最近,正在太空执行任务的意大利女宇航员萨曼莎·克里斯托福雷蒂在国际空间站行经中国上空时,在社交媒体引用了中国东晋时期书法家王羲之《兰亭集序》的名句,分别用汉语、意大利语、英语写下了这段中国古文,穿越1600多年的《兰亭集序》迅速“出圈”。
【解说】 在意大利汉学家、广州美术学院教授毕罗心中,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和达·芬奇的《蒙娜丽莎》在文化地位上是一致的。“不同文明对美的认识虽有差异,但我相信追求美、欣赏美无疑是一个跨国界、跨时空的现象。”日前毕罗在接受中新社“东西问”专访时表达了上述观点。
【同期】意大利汉学家、广州美术学院教授 毕罗
我们今天看到了宇航员把《兰亭序》这段话引用起来会觉得很稀奇,会觉得很特别。实际上呢,19世纪下半叶意大利的传教士就把《兰亭序》,翻译成了拉丁文,是他编写的中国文学教程,很庞大的一部中文教材的其中的一篇。他认为这篇文章是在编这么一部教材的过程当中不能缺的。他把这篇文章翻译成拉丁文以后,又翻译有法文的译文,有德文的译文还有英文的译文。在我看来呢,这是一个很自然的,很正常的,很理所当然的事。
【同期】意大利汉学家、广州美术学院教授 毕罗
实际上,为了充分了解和欣赏《兰亭序》的书法价值,不得不把它的文学价值也考虑进去。所以我专门研究了《兰亭序》、《兰亭诗集》以及和兰亭雅集相关的修禊活动、三月三日礼俗,魏晋南北朝一些文人这种超越世俗的精神。因为我觉得,《兰亭序》实际上是代表这种精神的最成功的作品。我相信,很多不了解中国,或者说不了解中国美术的西方人也好,非洲人也好,美洲人也好,只要能够接触到真正经典的书法作品,就会感受到书法纯粹的形态美。因为这个美是普遍存在的。中国历代文人和工匠们所追求的这个美,不是中国人也能够产生共鸣的。
【同期】意大利汉学家、广州美术学院教授 毕罗
一旦对中国古代文明有一个更准确的、更宽阔的认识,对整个世界也会有一个更准确的、更宽阔的认识。因为我研究的唐朝书法或者说丝绸之路时代的书法,就是在魏晋南北朝、隋唐这么一个历史阶段,中国在整个欧亚大陆甚至整个世界,都具有着非常特殊的国际地位。所以,我觉得通过这段历史可以了解古代世界很多不同文明之间的一种交流沟通和合作。
【同期】意大利汉学家、广州美术学院教授 毕罗
我不知道这位宇航员对《兰亭序》这件书法作品有多少了解,但是只要学过中文的西方人肯定接触过,因为中文教材、美术教材都会提到《兰亭序》。我在完成《以书护法》这本研究《集王圣教序》以及中国书法和佛教之间的关系的英文学术专著以后,我就下决心把《兰亭诗集》和《兰亭序》方方面面的问题写成一部意大利文专著。因为我的母语是意大利语,我得先把《兰亭序》的文化含义用自己的母语,给意大利读者介绍清楚,也以此为起点,把以《兰亭序》为代表的中国书法精神更全面更准确地介绍给西方。也希望明年2月份这本书问世的时候可以把书送给这位意大利宇航员。
记者 史元丰 王骏 北京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