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沙县:以屏为桥,城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资料图】
央广网北京11月24日消息 沙县地处闽西北,所在区域夹于戴云山与武夷山之间,域内山峦叠嶂,河川纵横,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绿水青山是资源禀赋优势,亦是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阻障。
教育数字化转型,势在必行。2022年,依托沙县区智慧教育(质量提升)工程项目,沙县区用好用足科技变量,以屏为桥,盘活城乡教育资源,推进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
新的技术条件下,边界不断打破,优质资源的流动路径更加多元、畅通。屏的两端,新的城乡循环关系正在生成。城乡教育不再是中心与边缘的二元相对,他者丰富的、迥然的教育资源有效补充着自身的匮乏。
以城带乡: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
加拿大哲学家查尔斯·泰勒在《自我的根源》一书提到,“一个人永远不能基于自身而成为自我,只有在与某些对话者的关系中,我才是自我。”在观摩明市沙县区智慧教育支撑下的远程课堂后,笔者对这一观点有了更为具象的认知。
这是一节跨越时空的课堂。智慧教育支撑之下,沙县城区的金沙第二小学和车程近60公里之遥的南霞乡中心小学的孩子们同上《望天门山》一课。当智慧课堂的视频资源,将唐人李白所见之“横夹大江,对峙如门”天门山胜景铺陈在孩子们眼前,三重时空远程连接、交叠。共享,在城乡、古今之间发生。
“老师,屏那边的同学在哪里呀?”“南霞乡在哪里呢?很远的地方吗?”
下课铃响起,沙县区金沙第二小学的学生们站起身盯着大屏另一端的同学一遍遍挥手告别,围在授课教师廖春花的身边不断地询问。当孩子们想要了解远方的同龄人所处身的环境,教育超越教与学之外的更深意涵陡然清晰。
打破边界的过程,也是重建时空的过程。智慧教育,扩大了师生的生活世界,为其提供了更为全面的认知素材与思维框架。如沙县区金沙第二小学副校长廖春花所言,“智慧教育不仅丰富了课堂教学方式,也让城乡两边的孩子们享受更优的教育资源,更为城乡教师业务切磋、同侪研修提供了重要渠道。”
以乡补城:乡土知识助力“五育”并举
沙县的专递课堂主讲教室,设在城市,也设在乡村。《周礼》有言:“以乡三物教万民。”在沙县,四季轮耕,一片土地就是一本教材;一捧稻谷,几盘秧苗,也是重要教具。
为扩充劳育资源,沙县区依托区域内丰富的农林资源,在南阳乡大基村、高沙镇冲厚村和夏茂镇东街村开设总面积300亩的中小学生劳动教育实践基地,为全区中小学生提供包括农耕体验、蔬果采摘、茶事体验等劳动实践资源,推动社会实践活动长期化、规模化、阵地化。
“同学们,这就是劳育基地刚刚收割的稻谷,品种是甬优1540,籼粳杂交水稻……”
2022年11月2日,一场特别的劳育课程在高砂镇冲厚村的劳育基地开展。沙县区金沙第二小学的50余名孩子在大屏前跟随劳育基地教师李金华了解秋收秋种相关农事知识。
常年奔忙于田间,李金华面庞黝黑,提起劳动教育,他向笔者分享了一件趣事。“七月插秧的时候,城里来的学生在农民的指导下学习插秧,孩子们觉得很新奇,以为大米是从超市买的,到了这里才知道大米是从泥里长出来的。”
田垄溪林,广阔的自然空间成为开放的教学空间,乡村的丰富资源被纳入到育人体系中,让教育获得更强的扎根性。沙县依托“三个课堂”,盘活城乡教育资源,互通有无,互学互鉴。科技赋能之下,城乡以屏为桥,正在成为日渐紧密的全面育人共同体。
如李金华所言,“城区有城区的优势,乡村也有乡村的优势,有这些智慧教育设备,城乡教育可以相互补充,我们的劳育也可以覆盖到更多学生,让他们了解农业,了解农村、了解农民,了解自己土生土长的地方,不忘根不忘本。”
山林沃野,果蔬稻粟,沙县区化域内多元生态环境为宝贵育人资源,将乡土教育融入学校教育。在劳育基地,农事稼穑、四时风物,均发挥着重要的育人作用。而从田间地头到城乡课堂,仅一屏之隔。
如果将教育数字化放在更大的社会语境、更长的历史范畴中,其价值或许远非技术进步、工具更迭。教育信息技术支撑下,教育空间被重构,城乡远程协作,教育资源前所未有的丰富多元、触手可达。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前所未有的清晰可见。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