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中新社吉隆坡10月30日电 题:马来西亚文化工作者助力华人新村找“春天”
作者 陈悦 魏源
谈起为何将自己撰写的第一本华人新村村志命名为《围乡篱落一窗月》时,马来西亚女作家戴舒娟说,“一窗月”用的是“千里共婵娟”的意象:马来西亚华人新村的华人,从祖籍国来到异乡,最终带着对家乡的思念,将异乡变成了新的家乡。
华人新村在特殊历史环境下,形成于1948年到1952年间。专家估计,当前马来西亚700万华人中,有超过八成来自华人新村。戴舒娟所撰写的吉打州瓜拉吉地华人新村村志,是马来西亚华人文化协会(以下简称“文协”)正在推动的“村节”华人新村活动的一个组成部分。文协总会长张雅诰说,如果能够通过文协的努力,为马来西亚613个华人新村都留下村志,“将是一个了不起的壮举”。
文协署理总会长罗秋雁就来自瓜拉吉地——“一个只有四街五巷的华人新村”。罗秋雁目睹了瓜拉吉地从1950年建村以来,很多建设或从无到有,如民间信仰场所、义山、民间团体;或从落后到相当规模,如学校、寺庙等。
通过采访瓜拉吉地新村的老前辈,戴舒娟了解并记录下许多“可歌可泣”的故事。尤其令她印象深刻的是,一位新村前辈捐出自己的三间房建华小,结果新村民众踊跃支持,“三个月后就办起了学校”。
戴舒娟说,新村华人立场或有不同,但文化传承、教育和民间信仰却能够把他们团结起来,“尤其办教育是凝结在华人血液里的”。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华人新村成为马来西亚华人文化的凝聚地。文协总秘书祝金梅说,华人新村是“华人传统文化的大观园”。
但罗秋雁指出,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华人新村村民渐渐流失,新村逐渐变成“老人村”,“613个新村几乎都面临同样的问题”。文协推动的“村节”活动,不仅要记录先辈成就、留下华人新村的故事;也要凝聚各方努力,发扬新村传统文化,留住年轻人,“不让新村最后演变成无人村”。
张雅诰告诉中新社记者,“村节”活动将从今年横跨至明年,除了为新村撰写村志,也将举办丰富多彩的活动,希望推动全社会“做一次有深度、高度、温度的新村之旅”,“开拓、发展、推进新村未来更多的可能性”。
瓜拉吉地华人新村就是第一个响应“村节”活动的华人新村。他们举办了中秋文化庆典,号召了千名本村在外乡的游子返乡参与。
在张雅诰看来,除了弘扬传统文化,“村节”活动还要引入新的技术手段。他介绍,“村节”活动即将举办“村天的故事”短视频比赛,通过短视频宣传新村文史、美景、人物和美食,记载华人新村文化事迹、教育成果和传统文化传承、创新。“希望通过短视频这一本时代重要的媒介,协助新村走向‘春天’。”(完)
关键词: 195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