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热线

天天快消息!哥德堡中国青少年儿童协会会长:采用分班制制定教学目标

2022-08-31 09:06:05 来源:中国侨网

“海外华校校长沙龙”于2022年5月下旬开始,定期以线上形式邀请部分海外华校校长,就师资培养、教材电子化、招生运营、政策环境等相关问题,开展交流与讨论。本期议题为“问题与建议:华文教材的本土化和适应性”——


【资料图】

1.为使华文教材更好地适应本地学生,目前学校的具体做法、遇到的问题及需求

2.当前使用的教材有哪些不适应当地的问题,以及改进教材编写的相关建议

3.为提高适应性,其它语种教材的做法及对中文教学的借鉴

该活动由中国侨网、中国华文教育网主办,以下为瑞典哥德堡中国青少年儿童协会会长俞蕾的发言内容:

2018年底,主要苦于自己的孩子找不到适合的学习中文的学校,我与哥德堡最大的华人协会合作,创办了一所中文学校,希望能让不同中文程度的华裔孩子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中文教育。与哥德堡原有的中文学校相比,我们学校最大的区别,就是将混血孩子或者说家中不常使用中文的孩子,与家中只使用中文的孩子分班,制定了不同的教学目标、使用不同的教材。经过这几年试行下来,感觉成效还是不错的。

我们把学习的孩子主要分成三类:第一类是家中没有中文环境,主要是混血的孩子,他们的听说比较薄弱。我们选用的是汉办的YCT教材,这套教材对这些孩子非常适用,孩子们也非常感兴趣。第二类就是家中用中文交流,孩子能用中文,父母双方都是中国人,但孩子的思维方式主要还是以瑞典语或者是英语为主导的。这类孩子听说基本没有障碍,那么加强他们的中文读写方面是教学关键。目前我们使用的教材是部编版的《语文》。之前我们考虑过要用暨南大学编的《中文》教材,和北京华文学院编的《汉语》教材,但是这两套教材有一个非常非常大的限制,就是我们很难找到配套的教学资源,比如教学PPT、教案等。因为我们老师大部分是兼职的,不是全职的中文教师,在教学投入时间上是有限制的。所以我们就希望,使用的教材能够有现成的教学PPT模板,或者说有教案能让我们直接使用。而人教版教材的配套PPT等教学资源,比较容易找得到。

第三类家里是全中文环境,孩子也是以中文为自己第一语言。也就是说,他们思考方式是先用中文来思考,然后把中文再翻译成外语。对于这类孩子,他们的需求是大量的中文阅读,还有中国文化的输出。目前来说,我还没有找到一套特别适合他们的教材,所以我的工作重点,是为这一类孩子设计一个适合他们的教学体系。我从不同地方找寻适合他们的阅读材料,给他们自编了一个教材。上个学期,围绕着中国历史来学习,即将来到的新学期,我设计的是地理学习。上学期的效果还是很不错的。

另外,欧洲有一个教育环境上的限制。比如瑞典,瑞典能称得上是快乐教育的铁粉,大部分的公立学校都不会留课后的作业。一个考虑是学生的课余时间要由个人支配,不应该再被原本应该在学校完成的学习任务所占用。另外一个就是基于公平原则的考量。受到这个限制,加上并不是所有家长都有能力对孩子进行课后的学业辅导,所以瑞典的老师一般是不会让孩子把学习上的问题带回家。这就让在这边长大的孩子有一个思维,就是其他孩子都不用学习中文,更加没有中文家庭作业,为什么我要学中文还要回家写中文作业?所以这就给我们中文教育设置了非常大的障碍,就是上课时间非常紧,每一周只有两三个小时。但是短短的这个一周两三个小时,对于语言学习是远远不够的。

说一说拼音学习。学拼音对于家里面没有中文环境,主要是混血的这些孩子来说,是有很大的帮助的。但是有一个问题,尤其是对于家中用中文来交流的孩子。拼音的语音体系会让他们跟瑞典语的发音系统搞混。所以一般来说,这类孩子如果是五六岁学习拼音,至少需要一到两年才能把拼音完全搞通。我觉得,汉语学习还是以学习汉字为主,让孩子们能够有自主阅读的能力。所以,我们目前试行的,先让他们学汉字,让他们有了一个基础。之后到八九岁,等他们建立起了瑞典的语音系统后,再让他们去学习拼音。这样对他们会是一个比较大的帮助,而且减少两种语言的混淆。

希望华教网能够帮助我们第三类以中文为第一语言的孩子,设计一套比较有趣味性的中文阅读材料。因为我觉得语言学习最主要还是输入,他们还是需要积累,而孩子们在海外毕竟没有这个中文环境,所以最主要的还是阅读材料。另外 ,吸引孩子们能坚持学习中文的根本,其实课堂活动的质量,是否做到寓教于乐。但在时间师资短缺的限制下,一个老师或者一个学校的力量是有限的。如果华教网上能有一个论坛,让海外华文教育的老师们能交流共享上传课堂活动设计,然后由专业团队选取优质活动加以改进后,将资源放在华教网上供教师们下载,应该会是对海外华文教师的一个极大助力。

关键词: 自主阅读 教学目标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