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广州4月25日电 题:广交会见证中国与世界合作共赢态度始终如一
中新社记者 程景伟
1957年4月25日,首届广交会在广州拉开帷幕。至今,广交会历经60多年风雨,从未间断,成为中国外贸的晴雨表和风向标,见证了中国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
当年,广州轻工业品进出口公司(现广州轻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外贸业务员梁永淞身着整洁的中山装,一大早骑着自行车来到广州中苏友好大厦——首届广交会举办地。
“心情很激动,一起参加广交会的同事也姓梁,我们‘二梁’不断迎接前来咨询的客商。当时,我随身带着钢笔、合同、印章等,当场签合同。”梁永淞至今仍记得现场签下的第一单,是与新加坡一家公司签下轮胎代理权,后来成为长期合作伙伴。
从中苏友好大厦、侨光路陈列馆、起义路陈列馆,到流花路展馆、琶洲展馆,广交会展馆经过四次迁址,展馆建筑面积由创办初期的1.8万平方米,发展到现在已超过了110万平方米。
如今,位于广州琶洲地区的广交会展馆四期项目正在日夜赶工建设,近日钢结构工程全面封顶,预计将于2022年秋交会正式投入使用。届时,广交会展馆总建筑面积将增至162万多平方米,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会展综合体之一。
借助广交会平台,中国无数企业成功走向海外,开拓国际市场。广东四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便是其中之一,这家潮州地区的陶瓷巨头,自1989年首次参加广交会以来,该公司总经理蔡镇通每逢广交会举办都会坐镇指挥。
凭借多品类、高品质优势,四通陶瓷成为广交会上海外采购商的“宠儿”,企业展位经常被围得水泄不通,订单如雪片般飞来。十几年前该公司年产值就达到了数亿元人民币。
据广交会新闻中心提供的数据显示,20世纪60年代中期,广交会出口成交占全国外贸年出口总额的30%以上,1972年、1973年,占比均超过50%,撑起了中国外贸出口的“半壁江山”。2005年春交会起,每届成交约300亿美元。
2007年春季第101届广交会起,广交会转变为进出口双向交易平台,增设进口展区。
在全球疫情蔓延、世界贸易受到严重冲击的情况下,第127届至第129届广交会相继在网上举办。2021年,第130届广交会首次线上线下融合举办。
“线上办展是数字经济发展大趋势、大背景下的必然要求,也是应对疫情的务实选择。”继续在线上举行的第131届广交会上,中国商务部副部长兼国际贸易谈判副代表王受文表示,广交会网上举办,突破时空限制,让广大客商足不出户“买全球、卖全球”。
第131届广交会上,2.55万家参展企业累计上传展品305.21万件,共有228个国家和地区的53.6万境外采购商注册观展;广交会全球合作伙伴达到170家,进一步拓展全球合作伙伴和外贸朋友圈。
广交会新闻发言人、中国对外贸易中心副主任徐兵认为,本届广交会架通云上桥梁,为推动贸易高质量发展、保持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促进世界经济复苏作出了积极贡献。
“广交会不仅让中国制造和中国品牌走向全球,也为各国产品进入中国市场提供便利渠道,让世界共享中国发展机遇。”法国里昂大区工商会副会长让·穆冉说。
走过一个多甲子,从实体到线上,再到线上线下融合办展,广交会展示了中国制造的魅力,也彰显了中国对外开放的决心,以及始终如一与世界合作共赢的态度。(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