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债券通”上线迎来六周年。6年期间,国内外金融、经济形势风云变幻,债券通业务虽有波动,但向上发展的势头业界有目共睹。
伴随中国债市准入条件和程序的不断优化,后续境外投资者参与数量继续增多、投资者结构更加多元化、交易活跃度持续提升仍为大势所趋。
上线六周年交出亮眼“成绩单”
(资料图片)
2017年,“债券通”日均交易量仅22亿元,今年,“债券通”的日均交易量达389亿元;2017年“债券通”70%以上的交易都集中于3年期以下的债券,今年,3年期以上的中、长期债券交易占到了50%以上;2017年,参与“债券通”的境外机构为178家,今年,参与“债券通”的境外机构已超800家;2017年,“债券通”只开启了债券二级市场交易,今年,一级市场服务、外汇交易服务有序开展,衍生品交易“互换通”也已上线……一组组数据,是“债券通”上线6年间交出的亮眼“成绩单”。
香港金融管理局总裁余伟文在7月4日举行的“债券通”周年论坛上致辞表示,“债券通”启动以来取得的成果市场有目共睹,其已经成为中外投资者跨境配置债券资产的主要渠道,大大提升了人民币资产在全球市场的地位,并有力地推动了内地债券市场的高水平双向开放。
“‘债券通’业务的开放性思维,包括对国际惯例的尊重、对市场需求的重视和及时反馈、对风险的有效管理,使‘债券通’成为了中国金融市场对外开放的标杆性业务。”中国外汇交易中心总裁、债券通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漪说。
业界普遍预计,未来外资净流入中国债市的趋势不会发生改变。鉴于其他主要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当地货币主权债的外资持有比例一般在10%至60%之间,中国仍有极大的提升空间。
中国债券市场“引力”依旧可观
所谓众擎易举,“债券通”之所以能获得稳健、快速发展,离不开市场参与各方的共同努力。
无可否认,监管部门推动市场开放的决心始终如一,这使得政策适配高效,为“债券通”快速发展提供了优渥的土壤环境。而以“债券通”报价商为代表的市场机构积极展业,以客户需求为导向持续优化服务,助推市场流动性不断提升。
“各方同向发力正是我们的底气所在。”张漪直言,“我们相信,随着中国各项政策举措发挥效应、经济运行整体回升向好,人民币债券资产有竞争力的实际利率和较低相关性带来的分散化投资价值,将持续为境外机构全球投资提供不可或缺的配置选择。”
全球投资者未来仍将持续增配和持有人民币资产,用“真金白银”给中国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投下最好的信任票。巴克莱更预计,截至2024年第四季度,每个季度都会有约100亿美元流入中国国债市场。
开放型金融市场体系建设中
事实上,国内金融市场对外开放的步伐从未停歇。
作为香港与内地利率互换市场互联互通合作(以下简称“互换通”)的安排,先行开启的“北向互换通”于今年5月15日正式启动。
“互换通”的启动标志着中国金融衍生品市场的进一步对外开放,也将为海外投资者参与中国银行间债券市场提供重要的对冲工具,有利于降低相关利率风险。
“目前我们陆续收到了许多问询,国际投资者非常希望第一时间参与‘互换通’的交易。”德意志银行宏观及新兴市场业务中国区销售总监陶冶青亦表示,“这体现出了国际投资者对于内地、香港和全球金融市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的认可,将有助于进一步提升他们参与中国金融市场的广度与深度。未来,国际投资者也期待境内回购、期货、期权等产品的进一步开放。”
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金融市场管理部副主任荣艺华在“债券通”周年论坛上表示,将按照总行统一部署,继续落实好便利境外机构投资者投资中国债券市场的各项政策举措。
荣艺华介绍称:“准入备案方面,将进一步加强和市场主体的沟通交流,提高服务意识,持续优化境外机构的备案工作。南向通监测方面,将进一步优化投资意向的报送方式,通过系统化的方式收集投资意向,提高监测效率。交易报告方面,将不断完善交易报告监测体系,推动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香港金管局也介绍了下一阶段的重点工作,余伟文指出,将进一步丰富北向通投资者风险管理的工具箱。“市场对于国债期货有非常大的需求,我们将会跟两地监管部门共同研究推出离岸的国债期货,为北向通提供重要的配套,吸引更多中长期机构投资者参与内地债券市场,同时推动香港作为国际风险管理中心的发展。”余伟文说。
“毋庸置疑,持续推进中国债券市场对外开放是我们构建市场化、开放型金融市场体系的必然要求。未来,我们将不断提升我们的服务,以更具活力、韧性的互联互通设施,以更丰富、适配的产品机制,以更具广度、深度的债券市场,更好满足各方投资需求。”张漪说。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