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15日开幕,吉林省省长韩俊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指出,过去五年是吉林振兴发展攻坚克难、积厚成势的五年。“十三五”圆满收官,“十四五”顺利开局,吉林省初步走出一条质量更高、效益更好、结构更优、优势充分释放的发展新路。
(相关资料图)
今后五年是吉林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推动吉林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的关键时期,如何抢抓推进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的历史机遇、推动吉林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成为时代课题。记者梳理报告发现,现代化产业体系、创新驱动发展、现代农业建设、改革开放等成为吉林今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词,阐述了吉林的重点工作和担当作为。专家认为,吉林取得的成绩实属不易,通过转型升级和创新驱动,充分挖掘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的优势潜力,经济发展未来可期。
振兴迈出新步伐
全省汽车产量稳居国内市场前三强、冰雪旅游市场占有率稳居全国第一、“吉林一号”建成我国目前最大的商业遥感卫星星座、农业现代化第一方阵地位更加稳固、每千人拥有市场主体数量跃居全国第6位、招商引资到位资金保持两位数快速增长……过去五年,吉林全面振兴不断迈出新步伐、取得新成效。
吉林大学商学与管理学院常务副院长李北伟认为,过去五年,吉林经济发展取得了一系列重大进展。从第一支柱产业汽车产业看,在国内外汽车产业激烈竞争,特别是新能源汽车产业崛起的新形势下,吉林省汽车产业依然保持全国三强的地位。
从农业看,以2022年粮食总产量达816.16亿斤为标志,吉林稳居全国农业现代化第一方阵,为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突出贡献。
从旅游业看,以冰雪旅游为标志,吉林异军突起,跃升成为新兴的千亿级产业和经济发展新亮点。
“过去五年是吉林经济发展的重要转型期,也是产业升级的重要调整期,从五年的发展态势看,结构调整的成效在逐步显现,产业发展的新动能、新优势在逐步形成。”李北伟表示。
吉林省政府决策咨询委员、吉林财经大学教授安明友认为,过去五年吉林省紧紧抓住汽车产业、冰雪旅游、遥感卫星、现代农业等优势和潜力产业,培育经济增长内生动力,效果已逐渐显现。
规划振兴新突破
根据报告,吉林省将加快打造现代新型汽车和零部件、农产品生产及农产品和食品加工、冰雪和避暑休闲生态旅游三个万亿级大产业以及能源电力、医药健康、石油化工、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数字经济、现代服务业等若干千亿级规模产业,培育壮大一批千亿级百亿级企业,加快构建多点支撑、多业并举、多元发展的产业发展新格局;通过推动高质量发展、大力培育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加快建设农业强省、深化改革开放等举措,推动吉林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
2023年,吉林省将重点做好促消费扩投资、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创新驱动发展、深化改革开放等工作,全力提振经济。
吉林省政府决策咨询委员、吉林大学教授宋冬林认为,固定资产投资是吉林省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目前在建的奥迪一汽新能源汽车、吉化120万吨乙烯转型升级、“陆上风光三峡”等一批大项目、好项目,能够更大力度激发有效需求,扩大有效投资,提振市场信心,推动实现经济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二十大报告提出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宋冬林表示,吉林实现这一目标需要汽车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驱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的指向性具体而明确。
“通读吉林省政府工作报告,发展设想是务实的、政策选择是踏实的、推进设计是扎实的,符合省情和国家发展的需要。”中国区域科学协会副理事长、吉林省政府决策咨询委员赵儒煜表示。
实现目标有底气
报告提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包括正常年景下粮食产量稳定在800亿斤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7%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与经济同步增长,城乡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城镇调查失业率6%左右。
吉林省社会科学院软科学研究所所长张丽娜认为,2023年吉林省稳增长政策效应将进一步显现,消费领域将加快复苏,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将保持发展势头,有能力完成报告提出的目标。
尽管吉林省经济发展预期向好,但也面临一些问题。报告指出,当前吉林振兴发展仍处于滚石上山、爬坡过坎的重要关口,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仍然较大。
宋冬林认为,吉林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与全国形势基本一致,报告坚持问题导向,如果提出的基础设施和产业类项目如期推进,各项政策措施不折不扣落地,投资和消费潜力将极大释放,主要预期目标能够实现。
“从报告看,未来吉林将持续以项目为载体加快培育高质量发展新动能。项目是破解经济发展的‘题眼’,吉林将继续围绕产业发展谋项目、引项目、建项目,一批有重大牵引作用的项目会开工建设,前景令人期待。”宋冬林说。
安明友表示,吉林过去五年积累的内生动力在2023年将得到释放,报告提出的各项政策措施贴近吉林实际,契合吉林发展战略,前景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