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热线

全球快播:智策2023 | 高培勇:宏观政策配置,好钢如何用在刀刃上?

2023-01-11 14:18:41 来源:新华社


【资料图】

高质量发展是未来我国经济工作的不变主题。在新的历史征程上,中国经济如何攻坚克难、爬坡过坎,走好高质量发展之路?新华网思客推出“智策2023:智库专家问答高质量发展”系列,本期特邀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党委书记高培勇解读走好高质量发展之路,2023年宏观政策配置为什么要紧盯市场主体需求。

宏观政策配置,好钢如何用在刀刃上?

高培勇:中国有一句老话“好钢用在刀刃上”,在宏观政策领域有限的资源也要用在刀刃上。在当下的中国,这个“刀刃”就是市场主体。

为什么这样讲?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这三重压力,相比较而言,最重要的是预期转弱,预期转强了,需求和供给的问题就会迎刃而解。预期转弱的核心是市场主体预期转弱,只要市场主体的预期转强了,其它方面行为主体的预期也都会随之转强。截至目前,我国有1.6亿多户市场主体,其中个体工商户达1.1亿户,个体工商户既是投资者,也是消费者。所以市场主体在投资和消费领域的增加,也会使社会总需求随之增加。在这个意义上讲,要确保2023年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实现经济社会的发展目标,2023年的宏观政策配置应围绕市场主体精准施策,围绕着市场主体的关切而展开,要把高质量发展的基点放在市场主体的身上,确保政策配置和政策操作聚焦于稳住市场主体,下大力气稳住经济大盘。

首先,市场主体的覆盖范围远大于企业,它囊括了各类企业个体工商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内的所有经济体,覆盖了参与GDP创造的所有经济单元以及国民经济的主动脉乃至毛细血管。经济发展的根基在于市场主体,经济发展的动力在于市场主体,推动高质量发展,稳住经济大盘,当然要围绕着稳住市场主体而展开。

其次,市场主体是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的主要依托。历史和现实的数据一再表明,市场主体是稳就业的顶梁柱。量大面广的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提供了85%以上的城镇就业岗位。只有就业稳,居民收入和民生才有保障,社会财富才能稳定增加,稳增长才有支撑,同老百姓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物价也才能稳住。

因此,围着市场主体关键而战,奔着满足市场主体的需求而去,紧盯市场主体而精准实施宏观政策,这是以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为市场主体纾困解难有何重要意义?

高培勇:中国老百姓有一句老话叫“春江水暖鸭先知”,历史证明,每逢像新冠肺炎疫情这样的严重灾难发生,市场主体经营困难,利润下滑是我们首先要面对的困难挑战。

立足当下,一系列超预期因素叠加给中国经济带来的冲击均集中体现于市场主体,特别是体现在中小微市场主体身上。经济发展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也好,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所面临的一系列新的挑战也罢,蒙受冲击最大的也往往是市场主体。所以在当前的一系列困难挑战,特别是短期的困难挑战面前,市场主体最亟待渡过难关,是最需要实施一揽子纾困帮扶政策的对象。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国家安全是民族复兴的根基。我国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各种“黑天鹅”“灰犀牛”事件随时可能发生。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做到居安思危、未雨绸缪,准备经受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重大考验,是党的二十大作出的重要战略部署。

做好2023年经济工作,必须把安全放在更突出的位置。这其中,市场主体的安全对经济安全具有基础意义,市场主体的安全状况直接牵动和决定着我国的经济安全乃至国家安全。维系经济安全,首先要维系好市场主体的安全,努力实现发展和安全之间的动态平衡,要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

策划:刘娟

监制:唐心怡

编辑:孙惠 周佳苗

制作:姚远

设计:李权

关键词: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