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铜消费市场,但由于资源先天不足,每年需要大量进口铜矿和铜金属。疫情发生以来,大宗商品涨价浪潮汹涌,伦敦铜价一度创下历史新高,铜价高企给产业链上下游带来较大影响。展望2023年,“铜博士”和铜产业又将何去何从?记者近日就此问题采访了中国铜业市场营销部总经理肖天勇。
过去三年,国内外铜价虽然经历了巨幅波动,但整体呈现价格重心抬升的格局。肖天勇在采访中告诉记者,截至目前,国内铜价较2020年初上涨33%,海外铜价(LME)也较2020年初上涨了38%。
“2020年年初,国内铜供需两端都受到疫情的明显影响。而到了2022年,供应端受到的影响更加明显。”肖天勇说。
据他介绍,2022年上半年,上海的疫情发生后,作为中国精铜进口的主要目的地,当地的精铜进口受到了疫情防控的明显影响。而到了下半年,中国几家铜冶炼厂也出现了生产不顺,产量受损的情况;同时,部分地区电子类、汽车类等回收拆解的利废企业生产也在一段时间内受到影响,废铜回收原料的紧缺,综合起来,精铜和废铜供应都出现收紧的局面。“目前,铜市场整体表现出矿供应宽松、精铜偏紧张的格局,精铜库存位于历史性低位。”肖天勇补充说。
而在需求方面,他进一步介绍说,国内市场上,2022年,建筑、出口是铜需求的主要拖累项,但新能源汽车、光伏等新能源相关的铜消费却同比增长70%,并带来50多万吨的铜消费增量,对国内铜消费起到了重要支撑作用。电网消费对铜需求的影响则呈现先扬后抑的局面:在今年二、三季度,来自电网的铜消费大幅增长,在10月以后,电网投资回落,成为铜在10月、11月消费疲弱的重要原因。
而在海外市场上,铜消费整体呈现稳中走弱的局面。“欧洲的建筑、消费类需求已有明显回落,美国需求相对有韧性,但也开始走弱。”肖天勇表示,不过,欧洲能源危机下的光伏装机远超预期,对欧洲地区铜消费则起到了推动作用。
展望2023年铜市场供需,肖天勇认为,随着海外消费走弱、产量增长,全球精铜市场将由短缺趋于平衡。“由2020年起美国宽松货币政策及积极财政政策引发的供需错配,逐渐面临拐点,需求顺周期回落,铜精矿、冶炼供应受益于高价格及高利润将面临两至三年的扩张。”
对于国内市场,“随着疫情防控措施优化,经济复苏将为2023年中国铜产业的上下游都带来扩张机会,中国铜上下游产业营收及利润预计均能较今年好转。”肖天勇认为。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