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在智能化、电动化、共享化、网联化为代表的“新四化”浪潮下,随着国家和地方政府密集出台各项扶持政策,智能驾驶行业迎来风口期。智能驾驶的垂直应用领域在经过近几年技术发展和模式探索后,正率先迈入规模化量产与商业化落地的运营时代,成为资本垂青的新赛道。
(资料图片)
“政策+资本”驱动智能驾驶成万亿风口
智能驾驶近年来一直是资本市场的热门概念,与之相关的各项利好政策也频频出台,极大地提振了行业士气。
日前重庆、武汉两地政府部门率先发布了自动驾驶全无人商业化试点政策,并向百度发放全国首批无人化示范运营资格,允许车内无安全员的自动驾驶车辆在社会道路上开展商业化服务。交通运输部也发布《自动驾驶汽车运输安全服务指南(试行)》(征求意见稿),鼓励自动驾驶车辆在封闭式、条件相对可控的场景内开展公交、出租运营。
百度不久前公开披露一项涉及自动驾驶车辆的决策共享方法专利,其在智能驾驶领域的专利申请量已跃居全球第一。小米集团创始人雷军最近宣称,小米自动驾驶项目已取得超预期进展,首期投入33亿研发费用,进行全产业链布局。小鹏、蔚来、理想汽车等“造车新势力”也竞相发力、加速跟进。伴随各方力量的聚集,智能驾驶成为热门赛道。
面对智能驾驶蕴含的万亿级商机,投资机构纷纷出手抢滩这一市场。红杉、IDG、辰韬资本、中金、高瓴、顺为等知名投资机构早早瞄准了与此相关的众多领域。天眼查数据显示,2021年自动驾驶领域相关融资高达94起,披露融资金额超过435亿元。
在近日举行的“2022智能驾驶商业化落地与产业发展趋势主题研讨会”上,辰韬资本创始人林新正表示,目前辰韬资本已是国内少数几家一直深耕L4级智能驾驶领域的投资机构。这几年公司累计投资了易控智驾、白犀牛、易咖智车、踏歌智行等十余家自动驾驶公司,在自动驾驶领域的投资额度与项目总数均处于领先地位。
业内人士认为,智能驾驶是人工智能技术赋能汽车产业的全面体现,也是一个潜力无限的朝阳产业。汽车技术不断演进发展,带来了新的供应链,形成了新的机会窗口。现在是各家企业重新排位的契机,也是所有汽车行业相关公司数字化转型的关键时期。
智能驾驶垂直应用率先落地商业化
目前在智能驾驶领域,在开放交通场景中,由于涉及政策、法规、行业标准以及上下游产业链衔接等诸多问题,智能驾驶离真正的市场落地及大规模推广仍有不少距离。但是在一些场景成熟、变现快速的细分赛道,智能驾驶垂直应用正加速落地。2022年,矿山、港口等限定场景的商业化落地应用方兴未艾。
北京易控智驾科技有限公司是国内领先的矿区无人驾驶运输服务提供商。近期,易控智驾在特大型露天煤矿国家能源集团新疆准东露天煤矿实现常态化“安全员下车”,截至目前已连续运行70余天,易控智驾也成为业内首个实现多车常态化安全员下车真实运营的矿山无人驾驶公司。
易控智驾CEO助理、资本市场负责人廖琎表示,目前公司已经实现了数千万级的真实无人驾驶运营收入,是业内率先切入真实运营场景的公司。如果把2021年之前阶段称为“技术验证期”,那么随着安全员下车以及多编组常态化运行,矿山无人驾驶真正开始了产品化的重要阶段。
北京斯年智驾科技有限公司则专注于港口领域无人驾驶解决方案及运营服务,主要从事物流重卡无人驾驶技术研究和商业化落地。斯年智驾创始人、CEO何贝表示,企业当前在港口、封闭园区已完成规模化商业落地,无论是签约港口数目以及车辆数都实现了行业第一。2022年企业营收预计将达到七千万元,而港口领域有着千亿量级的市场空间。
环卫领域是当前智能驾驶垂直应用的另一热门赛道。上海于万科技有限公司专注无人驾驶智能环卫赛道,目前该公司车辆已在多地街道上现身。于万科技联合创始人、CEO刘煜表示,无人驾驶技术在环卫行业的商业化落地已经处于能够看得到曙光的阶段,预计明年会有一个小的爆发式成长。
在辰韬资产近日举办的智能驾驶垂直应用项目路演活动中,超过一半企业已有可观营收,有的已经接近收支平衡,比如专注耕耘末端物流配送市场的易咖智车年营收已突破3000万元,于万科技今年营收目标1亿元,深圳卡睿智行预计今年营收近千万元等。
辰韬资产执行总经理贺雄松认为,这预示着智能驾驶产业走过技术与方案比拼的上半场,正式迈入规模化量产和商业化落地的运营时代。国内头部的智能驾驶垂直应用企业已实现商业落地,产品正处在量产前夜。
行业壁垒会逐渐形成 下半场要找到更多变现机会
过去一年特定场景无人驾驶开展得如火如荼。在经历了减人、常态化运营、单车效率提升、场景运营效率提升、企业综合经济效益提升等几个商业化环节后,各家公司落地速度越来越快。干线、矿山、港口、环卫、无人物流小车等赛道的融资持续火爆,标的公司估值也水涨船高。
目前来看,自动驾驶技术不同场景对技术的要求并不相同,有些场景落地容易,有些落地较难。相对好落地的场景已经进入了量产阶段,例如矿山、港口、末端配送等。在技术上部分特定场景已经可以实现无人化,随着商业模式逐渐成熟、上下游资源不断整合,行业商业化前景日趋清晰。
贺雄松认为,智能驾驶垂直行业已迈过试验探索期,行业内各企业针对各场景都有相对成熟的技术方案。下半场,各领域的发展重点将放在场景与技术打磨和上下游合作上,致力于找到更多变现机会。
业内人士指出,智能驾驶垂直应用商业化落地其实有很高的壁垒,存在于众多业务细节层面。同时,伴随无人驾驶商业化的落地,必然驱动产业生态重构,这里面蕴含许多新的发展机会等待挖掘。另外,各种新能源解决方案未来也会结合应用场景逐步落地,零碳无人驾驶解决方案供应商将顺势而生。
不容忽视的是,行业还存在诸多障碍和困难需要克服,比如在商业上,车的成本、运营成本如何不断降低,特定场景的进入审批,以及标准和法规的支持等。
盖世汽车创始人周晓莺认为,智能驾驶领域市场空间广阔,但真正落地仍有难度,在国家政策加持下,初创公司仍需将产业资源与资本高质量对接,二者相互扶持、共同进步。
“从客观角度来说,行业前两年的发展红利期已过,各场景的头部公司在技术、商务、融资等环节逐渐会形成壁垒。”贺雄松表示,智能驾驶是整个大AI赛道里面最有想象力的一个行业,各界有足够动力去推动自动驾驶的落地运营。未来,政府部门或许会强力推动路权的确认,带动行业层面的法规制定,以及行业标准制定等。标准制定将有利于上下游参与者各司其位,更好地助力产业衔接。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