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市周一(22日)走势略显纠结,短端现券收益率小幅上行,超长端强势有所延续,收益率曲线走平。国债期货主力合约高开低走,短端多方力量偏强,多头开仓较多,中长端空方力量偏强,空头开仓较多。银行间资金供求较为均衡,主要回购利率结束连日上行转为下行。
业内人士表示,LPR降息幅度基本符合预期,但后续宽信用能否见效市场或持不同观点,机构拿券开始变谨慎,5年期LPR下调15BP是宽信用的信号,但报价出来后债市并没有出现太明显回调,一方面市场已经有所预期,该下调幅度并没有超预期;另一方面,对于宽信用的实际效果依旧有待观察,后续债市的走势依旧是回归宽信用和稳经济的效果如何。
【资料图】
【行情跟踪】
国债期货高开低走,多数合约小幅收跌,10年期主力合约T2212跌0.02%,成交6.49万手,5年期主力合约跌0.01%,2年期主力合约接近收平。
银行间主要利率债多数偏弱,长端持稳中短端表现不佳,不过超长债继续受青睐。数据显示,10年期国开活跃券220210收益率尾盘下行0.15BP,10年期国债活跃券220010收益率下行0.05BP,30年期国债活跃券210014收益率下行1.5BP,5年期国开活跃券220208收益率上行1.5BP。
据中证估值数据,交易所债券成交规模较昨日减少154亿元至878亿元,其中金融债成交规模减少79亿元至42亿元。
一级市场方面,农发行两期固息债中标结果均低于中债估值,3年、5年期固息债中标利率分别为2.2901%、2.5%,全场倍数分别为4.74、4.57,边际倍数分别为2.29、1.69。
【海外债市】
亚洲市场方面,日债周一(22日)显著走弱,临近月末消息面较淡静,在经历了上周的GDP、进出口和通胀数据等频繁扰动后,市场交投低迷,多数机构对政策前景预期不一,叠加此前公布的民意调查显示日本首相岸田文雄人气下滑,市场担忧这将吓退海外投资者,因此提前离场观望,日元资产吸引力有所下降。
当地时间尾盘,10年期日债收益率报0.223%,上行2.8bp,上周该券累计上行3bp左右;3年期和5年期日债收益率分别走高0.6bp和1.6bp;超长债表现更弱,20年期和30年期收益率分别大涨4.6bp和4.3bp,报0.82%和1.124%。
【资金面】
公开市场方面,央行早间公告,今日开展20亿元7天期逆回购,利率持平于2.00%,今日有20亿元7天逆回购到期,今日无公开市场净投放。
资金面临近月末基本持稳,银行间市场主要回购利率结束连日上行转为下行,资金供求较为均衡。长期资金方面,全国性主要股份制银行一年期同业存单发行报价集中在1.90%-1.92%附近,较上周水平变化不大。
数据显示,当日Shibor下行为主,隔夜Shibor报1.1433%,下行6.77BP;1个月Shibor报1.4911%,下行0.09BP。此外,银行间市场隔夜回购加权利率较前日下行7BP至1.14%,7天回购加权利率较前日下行6BP至1.38%。交易所市场隔夜回购全日加权利率为1.62%。
政策利率方面,备受关注的新一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出炉,1年期LPR为3.65%,较此前3.70%下调5个基点;5年期以上LPR为4.30%,较此前4.45%下调15个基点。继8月15日央行下调MLF和OMO利率10BP后, 1年期和5年期LPR报价如期同步下调,符合市场预期。
业内观点称,本次LPR非对称下调主要是由于2022年以来企业贷款利率已下行很多,继续下调空间有限,目前主要是想通过调降5年期LPR引导房贷利率下行,刺激地产销售复苏。
8月18日国常会提出要“发挥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指导作用,支持信贷有效需求回升,推动降低企业综合融资成本和个人消费信贷成本”。本次LPR的下调顺应了“在扩大需求上积极作为”的要求,将有利于打通“宽信用”通道,进一步降低实体经济的融资成本,拉动消费需求增长,优化信贷结构。
【机构观点】
德邦固收:下调LPR整体在预期内,对债市的影响不大,后续有望体现出对经济的支撑。需关注后续经济表现可能会对债市方向产生的影响,如果经济表现呈现明显起色的话,那债市收益率有望脱离底部运行,如果没有,或将继续在底部运行。从历史上看,在政策宽松,但经济未复苏的背景下,债市收益率的上行都比较有限。此外30年期-10年期利差方面,5年期LPR下调对利差影响预计不大。
华泰固收:对于资金面而言,市场利率已经偏离政策利率,央行开始主动回笼,因此无论MLF下调与否,资金面预计都将“缓步收敛而不收紧”。当前利率绝对点位已经较低,操作难度增大,建议牛平博弈转持有观望,继续小幅挖掘曲线机会,久期仍好于下沉,保持杠杆。对踏空资金,LPR下调之后与中长端信用债的比价效应出现,偏长久期信用是较为中庸的选择。
光大固收:从价上看,LPR具有方向性和指导性作用,该利率的降低可以引导贷款实际利率下行。从量上看,LPR降息有助于缓解银行发放贷款过程中所受到的利率约束,解决所谓的“有效贷款需求不足”的问题。在量价上的作用对于“稳信用”以及“稳经济”是有利的,但同时也制约了债券收益率的降低。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