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公募及券商资管均纷纷出手自购旗下产品或抛出大额计划,还有不少“顶流”公募基金经理准备自掏腰包。对此,有市场人士认为,公募、券商资管自购是“抄底信号”显现。
近年来,公募、券商资管自购旗下产品并不是新鲜事。2021年,公募、券商资管就已累计自购58.98亿元,12月份的自购金额就近10亿元。为此,券商首席也提示投资者,自购有利于提振市场信心,但自购规模放量并不等同于买入信号出现,不宜盲目跟风。
1券商资管加入自购大军
今年以来,A股持续震荡,截至3月2日,上证指数跌幅为4.27%。同时,基金发行低迷,Wind数据显示,按基金成立日,1月份及2月份累计基金新发行211只,份额为1525.87亿份,同比分别下降12.45%、80.6%。
基于对中国资本市场长期健康稳定发展的信心,包括中银基金、前海开源、广发基金在内的多家公募基金公司纷纷抛出自购计划,部分公司出手阔绰自购权益类基金达到1亿元,一时间,引发市场的强烈关注。
这期间,券商资管也“毫不示弱”,纷纷开启自购。与公募相同,券商资管自购均倾向权益类产品。粤开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陈梦洁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公募、券商资管自购主要是出于提振市场信心以及对旗下产品长期前景看好等目的。一方面,在股指大幅下跌后,估值性价比凸显,从长期布局的角度上来说,已具备吸引力,但公募、券商资管自购不等于市场底;另一方面,机构通过自购并承诺中长期持有,将自身利益与投资者深度绑定,有利于提振市场信心,直接和间接推动后续基金产品的运作。”
2公募已自购基金7.65亿元
公募、券商资管自购旗下产品也不是什么新鲜事,近年来属于“常规操作”。陈梦洁向记者表示:“从历史上基金自购的阶段来看,多数发生在市场大幅回调、投资者情绪低迷、新发基金持续遇冷的背景下。在市场调整的背景下,机构自购形成正反馈效应,从而改善市场流动性。近十年以来,机构自购基金的规模呈上升趋势,2021年高达近60亿元。”
记者据Wind数据梳理,今年前两个月,已有28家公募自购旗下43只基金产品累计7.65亿元(暂无券商资管),同比增长47.12%(1月份为5.4亿元、2月份为2.25亿元);其中,公募自购股票型基金、混合型基金、债券型基金、FOF基金分别为3.55亿元、3.15亿元、7500万元、1000.19万元。
从表现来看,今年以来,权益类基金中的股票型、偏股混合型基金的收益率中位数均为-8.66%,灵活配置型的收益率中位数为-6.14%。公募自购基金中,4只为股票型基金,18只为偏股混合型基金,除去2只新发基金,全部跑赢同类型产品收益率中位数。
从2021年看,就已有98家公募、券商资管发生自购行为,累计自购金额为58.98亿元。
3理性看待机构自购行为
基金、券商自购潮背后,是不是抄底的有效信号?华西证券副所长、首席策略分析师李立峰表示,当市场下跌到一定幅度或者持续一段时间,公募基金开启自购潮,往往是市场构筑底部的信号之一;例如2020年2月份至4月份,公募基金大额净申购,4月份A股市场回暖。但公募基金自购规模放量并不等同于买入信号;例如2018年3月份,当月公募净申购规模达6.34亿元,但2018年A股在一系列风险因素的扰动下,市场加速探底。直到2018年底,“政策底——情绪底——市场底”接连显现,同时外资、公募资金加速流入,A股才开启新一轮涨势。
陈梦洁告诉记者:“对于投资者而言,需要理性看待机构自购基金的行为。虽然基金自购有利于提振市场信心,但相较于整体的数量和产品规模来看,自购的数量和资金占比相对较小,对市场流动性的直接影响有限。此外,从历史情况来看,基金自购热潮也不等于市场底。基金自购往往出于多种目的,看重的主要是产品的长期投资价值,因此投资者还需要充分结合自身情况,不宜盲目跟风。”
中泰资管2月初就发文称:“无论基金公司还是基金经理,其自购的基金都至少要锁定一年,因此掏出真金白银的大规模自购之举,至少不会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但是,理性看待包括专业投资者在内的精准择时能力,也是不得不正视的现实。”